中国砚艺大观[珍藏版] 上官卿 编著

王朝导购·作者佚名
 
中国砚艺大观[珍藏版]   上官卿   编著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参考价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类: 图书,收藏/鉴赏,其他,

作者: 上官卿著

出 版 社: 中州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5-1字数:版次: 1页数: 559印刷时间:开本: 大16开印次: 1纸张:I S B N : 9787534829499包装: 精装内容简介

自古以来,达官贵人在用砚上十分讲究,在藏砚中“绞尽脑汁”。但关于砚艺的书籍多数属于砚藏或赏砚,而对砚的制作、保养、鉴赏、收藏以及对砚文化的发展研究非常有限。作者旁征博引、谈古论今,把中华民族最传统、最有特色、最具文化底蕴的这一民族瑰宝和盘端出在读者面前,奉献给广大读者一个充满艺术氛围的文化盛宴。作者笔触所到之处,目的是引领读者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一次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阅读本书不仅是一种知识上的丰富,而且可以说是一种艺术上的享受。为了系统地了解我国的砚文化,笔者作为一个砚的爱好者,闻砚心动,品砚兴奋。在赏砚的过程中,收集了大量的有关砚文化的资料,并加以整理,编著出《中国砚艺大观》一书,以供读者、藏砚者参考。

作者简介

上官卿,生于1956年5月,河南省渑池县人,大学学历,工程师,监理工程师,现任三门峡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

作者业余时间注重社会学研究。著有《控制爆破实例》、《解读现代家庭》、《牢骚不是怪话》、《中国虢石砚》等专著,学术造诣颇深,成果显著。

目录

第一章砚艺

第一节砚的制作工艺

第二节砚的主要形制

第三节砚石开采器具

第四节砚的使用和保养

第二章砚文化的演变与发展

第一节砚是设计与文化的完美结合

第二节砚是高档文化产品

第三节古今论砚

第三章砚人砚事

第四章砚的鉴赏与收藏

第一节砚的鉴赏

第二节砚的收藏

第三节端砚鉴赏

第四节歙砚鉴赏

第五节虢石砚鉴赏

第六节澄泥砚鉴赏

第七节洮砚鉴赏

第八节松花砚鉴赏

第九节故宫藏砚鉴赏

第十节古代石砚鉴赏

后记

书摘插图

第一章砚艺

第一节 砚的制作工序

砚的制作工艺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它从采石、选料、设计、雕刻、打磨、抛光、配盒、包装无不体现出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从传统技艺发展到现代技艺,各种类型的砚作品闪烁着精湛的艺术,折射出中华民族的灵魂,散发出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浓郁气息。

砚石开采

开采砚石是制砚的重要一环。砚有坑洞之别,优劣之分。从苏东坡的记录中,我们可以知晓制作砚台最初一道工序的繁杂: “千夫挽绠,百夫运斤,篝火下燧,以出斯珍。”因为矿石的特殊纹理和结构,机械开采一直被老坑拒之门外,这种古老的开采方式一直保留至今。

砚台的名贵与否,最基本的条件在于砚石。岩坑质优之砚石,加上制砚高手制作,可以出产精品和珍品。故采石这道工序极为重要。手工开采,劳动强度大、采石技术要求高,故有“砚石一斤,价值千金”之说。在开采中,若看不清石壁或石脉,就会浪费砚材。特别是老坑,有时整壁石都不成材,石工谓之断脉,即断层,必须将它一块一块地凿下来,再根据石脉的走向寻找石源。石脉的走向一般是斜向下方,有时也会曲折蛇行,甚至要在更深层才能找到。砚石因傲居高山深岩之中,若无登天断云、人地缚龙之胆魄难以采得。

……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