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知识产权与传播(新概念出版论丛)

王朝导购·作者佚名
 
亚洲知识产权与传播(新概念出版论丛)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参考价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类: 图书,法律,外国法律,亚洲 ,

作者: (澳)托马斯(Thomas,P.N.),(澳)瑟韦斯()Servaes,J.主编,高蕊译

出 版 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1字数:版次: 1页数: 189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I S B N : 9787302186311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随着知识产权成为传媒、信息产业和国家政策的核心问题,知识的获取和使用变得至关重要。《亚洲知识产权与传播》中的各篇文章以亚洲地区状况为例,对围绕知识产权和知识获取权所产生的纷争进行了重要论述。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新兴信息经济:综述

第三章 美国贸易政策与亚太经合地区知识产权保护的重塑

第四章 版权与全球公益?有关国际版权体制中的“公共利益”的讨论

第五章 版权、竞争政策以及《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中对垄断弊端的防止

第六章 新技术时代的传统知识:谁的知识?

第七章 本土知识与知识产权的界面

第八章 学习如何爱上市场:版权、文化与中国

第九章 中国在版权保护方面的国际合作

第十章 文化、传播与知识产权在南亚社会的意义:批判性解析

第十一章 不一样的未来:解析印度知识产权纷争

第十二章 澳大利亚运动、产权与正在形成的信息垄断

第十三章 创作共享:网上资源的获取,转让与翻版

第十四章 全球创造性经济语境中的另类知识产权体制

第十五章 知识产权与传播:市场、社区和公共领域

中英文术语对照表

书摘插图

第一章绪论

知识产权(IPR)、《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专利——这些词听起来专业而枯燥。然而,诸如此类的思想、技术和体例可以为某些大公司和权威机构所有并为它们创造利润,这已成为我们时代的一个重要议题。新知识的不断出现和新技术的发展为跨国公司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它们把知识产权作为创造财富的必要工具,不断开拓市场和创造利润。如今,在政府内、政府间、私营部门和公民社会等各个层面都在争论知识产权的相关问题,这反映了在全球化进程中的一系列核心问题中最根本的关注点:知识的控制和所有、知识的形式、知识的获取以及知识的使用。而其中的重中之重则是思想和知识,不管是旧的、新的、本土的还是外国的,其通过何种方式被迅速地封锁起来,变成私有财产,然后又被赋予可以赚取费用的知识产权形式的问题正是所谓信息经济或知识社会的核心问题。

其实这种情况也不难理解,因为知识产业目前的价值高达几十亿美元。由于所有能够被转化为数字化知识的有用信息,从电子邮件到贸易秘密,都具备成为“财富”和赚取收入的潜质,因此这其中潜藏着极高的利益。

本书首次将知识产权问题的研究涵盖到亚洲,重点讨论了涉及传播、信息和知识产权之间关系的新老问题。这其中包括知识产权对于某些特定受众的影响、它的运作结构以及数字经济中有关知识特性的争论。

……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