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的知识社会学

王朝导购·作者佚名
 
司法的知识社会学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参考价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类: 图书,法律,法的理论,法理学,

作者: 徐晰 主编

出 版 社: 厦门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1-1字数:版次: 1页数: 320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61531518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是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校级重大课题“中国司法建设30年”子课题“司法的知识社会学”的最终成果,由山东省东营市中级人民法院与西南政法大学司法研究中心合作承担,课题负责人为东营中院王少南院长与徐昕教授。全书共分四个专题,内容包括:司法研究的反思与展望;民事司法研究的反思与展望;刑事司法研究的反思与展望;反思法律人与司法知识的生产等。

目录

编者按

专题一:司法研究的反思与展望

建构法治国家的司法学体系

——中国司法制度研究的反思与展望

纠纷解决研究的反思与展望

法院管理的反思与展望

中国证据立法的理想与现实

人民司法传统的表达与实践(1978-1988)

“法院”与“人民”

——司法民主的再思

司法中的“海瑞定理”?

司法改革的轻与重

司法能动主义与中国司法的未来

司法仪式的结构与功能

烈火中的正义:火审论考

圣经故事与正义之源

正义的天平

逻辑、直觉和哈特的实证主义遗产

冲突的纯粹社会学/唐纳德布莱克

专题二:民事司法研究的反思与展望

繁荣与反思:民事诉讼法学的引证分析

无源之水

——对中国民事诉讼法学贫困化的思考之一

民事诉讼法学研究的反思与展望(访谈)

关注民事司法效果,反思诉讼制度改革(访谈)

莆田“调解衔接机制”的法治意义

实体性民事诉讼法律规范引发的效力冲突问题及化解

学习民事诉讼法的一点体会

专题三:刑事司法研究的反思与展望

从他引看刑事诉讼法学

知识增量与学术传统

——以刑事诉讼法学为例

刑事司法研究的社会科学化

2007年刑事诉讼法学年会观感

专题四:反思法律人与司法知识的生产

CJS:学术生产的多功能平台

转型期法律社会学的知识变迁与社会意涵

法治化进程中的中国法学教育

中国司法考试制度的回顾与展望

以苏力为例:中国法学家应该思考什么?

贺卫方出走与高鸿钧出山

卡佩莱蒂为什么卓越

“自杀”、“他杀”何以存在?

——兼论年轻法学学者的成长困境

睡龙先生学术批判系列

《司法》稿约

书摘插图

专题一:司法研究的反思与展望

谭世贵教授是司法制度研究领域的代表人物。他对中国司法制度的研究进行全面反思,概述了成就,明确了问题,从九个方面提出建立法治国家的司法学体系,并展望了司法学研究的广阔前景。

范愉教授在纠纷解决领域的研究一直处于前沿地位。她概述并反思了中国目前有关纠纷解决研究的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倡导推进纠纷解决学的学科建设,分析了纠纷解决研究与传统法学的关系,最后展望了研究领域的拓展及“中国经验”的形成。

王少南院长以山东省东营市法院的科学管理模式为例,凭借多年的法院管理经验,利用管理学等跨学科知识,反思目前法院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从法院管理存在的合理性、管理体系的建构、管理手段与管理的优化路径等方面讨论了法院管理的基本问题,为建立有效的法院管理体系提供经验基础和理论分析。

近年来,中国证据制度的改革曾试图在法典化的道路上有所作为,但无功而返。吴丹红对地方性证据规定地位的尴尬及其导致改革的无序进行反思,全面介绍最高人民法院试图寻求司法解释规范证据规则的中间道路。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使这种努力异常艰难,也注定中国证据立法不能急于求成,应在进行学术积累、学科建设和研究司法实践的基础上从长计议。

……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