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兴额一个科尔沁蒙古人

王朝导购·作者佚名
 
克兴额一个科尔沁蒙古人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参考价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类: 图书,传记,其他,

作者: 克莫日根著

出 版 社: 内蒙古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1-12-1字数: 208000版次: 1页数: 222印刷时间: 2001/12/01开本: 大32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31143253包装: 精装内容简介

克兴额(1889--1950)是我国近代蒙古族的文化名人,一位杰出的教育家、出版家、文学家、翻译家和语言学家。本书是克兴额的女儿——克莫日根所编写的一本关于克兴额的生平及其作品的著作。它的问世,在克兴额逝世50周年之后,填补了长期以来出版界在这方面的空白。

此书分两个部分。前一部分为“我的父亲克兴额”,比较详尽地叙述了克兴额一生的经历。从幼时攻读经学、入王府当差、少年立志,到赴奉天侍读、参加同盟会革命活动、归里办学、当选国会议员、参加护法运动、反对曹锟贿选、创办东蒙书局和蒙文编译馆,直至1948年任内蒙古自治政府高等参事、1950年病逝。作者怀着对父亲的爱,以朴素、细腻的笔法,生动地描述了克兴额波澜起伏的一生,真实地反映出他的思想、性格以及工作和生活。克兴额不慕名利,廉正俭朴,治学严谨,宽厚待人,一生追求进步,致力于发展民族文化事业,奋不顾身,堪为后人楷模。

本书的后一部分为克兴额的诗歌、散文、译作。克兴额一生著述甚丰。虽大多散佚,但从现存书目也可见他学识渊博,多有创造。他不愧是蒙古族文化发展史上享有盛誉的作家。本书共选编他的诗歌11首、散文8篇、译作14篇,诗歌和散文均由原内蒙古自治区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色道尔吉生前所译。此外,本书还收录色道尔吉的两篇论文——《克兴额及其作品》、《尹湛纳希和克兴额》,忒莫勒的《克兴额考辨》,以及“克兴额生平年表”,这将有助于推动蒙古民族文化遗产的研究。

作者简介

克莫日根,1959年毕业于北京中央戏剧学院,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曾任呼和浩特市文联副主席。

目录

写在前面的话

我的父亲克兴额

一成吉思汗的后裔

二“四知堂”的5-"年

三奉天侍读

四归里办学

五议员生涯

六创办书局

七艰难时世

八创立编译馆

九交友之道

十婚姻、家庭、信仰

十一鞠躬尽瘁

克兴额诗歌、散文、译作选

一诗歌11首

二散文8篇

三译作(汉译蒙)14篇

附录

克兴额及其作品

尹湛纳希和克兴额

克兴额考辨

克兴额生平年表

后记

书摘插图

一、成吉思汗的后裔

我的家乡在内蒙古哲里木盟科尔沁左翼前旗的西扎哈气村。

科尔沁,在《蒙古秘史》中称为“豁尔赤”,意为“带弓箭的”,曾是古代富庶的养兵之地。在现代它是内蒙古最富饶的地区之一.以盛产牛、羊和玉米闻名,也由于东蒙民歌的广为传播,以及一部反映它当代生活的电影《科尔沁草原上的人们》,而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为世人所瞩目。科尔沁草原分为左翼前、中、后旗和右翼前、中、后旗共六个旗。在50年代内蒙古自治区行政区域改划以后,左翼前旗建制被取消,我家所在的西扎哈气村也划归辽宁省康平县。

一个世纪以前,西扎哈气是个偏僻、美丽的山村,坐落在原左翼前旗东南部青龙岗山和奶奶山的环抱之中。这里的草浪似海,野花盛开,蜿蜒如带的溪水铮作响,广袤的土地上养育着不多的人家。村子里大多数住户是蒙古族农牧民,也有少数几户从关内移居来的汉族菜农。人们放牧、耕作,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平静生活。

1889年(光绪十五年)3月29日,春节刚过不久,科尔沁的早晨如往常一般,冰封雪盖,万籁沉寂,天空碧蓝如洗,但在西扎哈气村的“四知堂”即出现了异常的洋洋喜气,高大正房里门窗紧闭,在火盆里火星点点闪光,烤得房里暖融融的。“四知堂”的主人多隆阿一早起来便打发人忙着杀鸡宰羊、磨面煮蛋。他坐在堂屋桌前,研墨铺纸,用毛笔端端正正地写下了蒙古文“克兴额”这个名字。

……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