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派-赵孟頫与“吴兴画派”(平装)

王朝导购·作者佚名
 
画派-赵孟頫与“吴兴画派”(平装)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参考价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类: 图书,艺术,绘画,国画,其他,

作者: 李维琨 著

出 版 社: 山东美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7-1字数:版次: 1页数: 88印刷时间: 2005/07/01开本: 大16开印次: 1纸张: 铜版纸I S B N : 9787533021047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通常的绘画史,其构成基本上不离开不开作品、流派、思潮(画论)等几个部分。而其中比较重要的是作品和流派,前者是区别于其他(如文学史、思想史等)的视觉艺术史特有的基础文本,后者则突破了个体而着眼于群体的影响。

以赵孟頫为首的“吴兴画派”,形成并活跃于元代蒙古贵族统治下的江南地区。他们所生活的地域性历史文化环境、他们共同的理想和审美追求以及在创作中所建构的新的中国画观念与形态,尤其是以复古求创新和“书画本同”以书入画的思路和实践,激活了书画的创作和理论,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

本书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总序”,第二部分为“画派叙论”,第三部分为“名家名作赏析”,第四部分为“影响与评论”,第五部分为“年表与资料”。

目录

总序

画派叙论

一 画派研究的意义

二 “吴兴画派”形成的与作用

三 “吴兴画派”的历史地位

四 为什么要叫“吴兴画派”

名家名作赏析

一 文化承传:出山与远志

二 所览成熟:收藏与研究

三 书画本同:“古意”与“出新”

四 画学所宗:历代名家“评论”

年表与资料

宋理宗宝祜三年(1245)至元顺帝至正二十六年(1366)大事记

书摘插图

画派叙论

一 画派研究的意义

传统画史所说的画派,并超不出“师资传授”的范畴。唐代张彦远著《历代名画记》就列有专章“论传授南北时代”。中国画强调师承、传派,所谓“若不知师资传授,则未可议及画”。故画艺的喜好、画学思想的影响、画技的承传等等作为一种“文脉”,便具有了历史积淀的意味,亦即“……各有师资,递相仿效,或自开户,或未及门墙,或青出于蓝,或冰寒与水。似类之间,精粗有别。”(《历代名画记》卷二)而画派的出现,是画史上突破单调一统创作格局的重大进展,特别是以区域性文化(历史的、现实的)特色为标志的艺术作品不断地涌现,使得新画风以创作潮流的方式促进了个性的萌醒,积聚了个性的发展,形成一种以独特性和整体优势展现的艺术群落。在中国绘画史上,从历史发展的曲折多样和艺术风格的繁衍趋势看,从唐代的“吴装”(吴道子,《图画见闻志》卷二)到宋代文湖州(文同)的“墨竹一派”(《东坡集》卷三十三),以后又发展到浙、吴、松、扬,李郭、波臣等各色各样的画派也陆续问世。它们的产生、壮大、变迁乃至式微的故事,为这一波澜壮阔的视觉形象史册增添了无比丰富的内涵。

……

画派-赵孟頫与“吴兴画派”(平装)

画派-赵孟頫与“吴兴画派”(平装)

画派-赵孟頫与“吴兴画派”(平装)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