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住院医师手册(二版)

分类: 图书,医学,临床医学,儿科学,
作者: 吴升华主编
出 版 社: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1-2字数: 900000版次: 2页数: 939印刷时间: 2008/11/01开本: 大32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34561856包装: 精装作者简介
吴升华,男,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副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1993年美国威斯康辛医学院医学博士毕业。1997~1998年在美国威斯康辛医学院Frodtert Memorial Lutheran医院从事博士后研究。现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江苏省儿科分会主任委员、美国肾脏病学会会员、《中国当代儿科杂志》等杂志编委。主编、副主编或参与编写专著10多部,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收录19篇。
目录
再版前言
第一版序
第一版前言
第一章营养障碍性疾病
第一节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
第二节单纯肥胖症
第三节维生素A缺乏症
第四节维生素B1缺乏症
第五节维生素C缺乏症
第六节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第七节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
……
第二章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第三章遗传性疾病
第四章结缔组织病
第五章感染性疾病
第六章消化系统疾病
第七章呼吸系统疾病
第八章循环系统疾病
第九章泌尿系统疾病
第十章造血系统疾病
第十一章神经肌肉系统疾病
第十二章内分泌疾病
第十三章其他疾病
书摘插图
第一章营养障碍性疾病
第一节 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
蛋白质一热能营养不良(protein-energy malnutrition)简称营养不良,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蛋白质和(或)热能摄入不足或消耗增多引起的营养缺乏病,多见于3岁以下的婴幼儿。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热能营养不良(营养不良性消瘦或消瘦型营养不良)、蛋白质营养不良(营养不良性水肿或水肿型营养不良)、混合型营养不良(消瘦一水肿型营养不良);根据病因可分为原发性营养不良与继发性营养不良。我国以热能营养不良多见,混合型营养不良次之,蛋白质营养不良罕见。近年来抽样调查,5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患病率有下降趋势,重度营养不良已很少见,主要为轻、中度营养不良。
[诊断步骤]
(一)病史采集
1.现病史对于母乳喂养的婴儿,应询问是否母乳不足并且未及时添
加其他乳品,或婴儿仅吃母乳而拒吃其他乳品与辅食,或突然断奶后拒吃其他乳品与辅食。对于人工喂养的婴儿,应询问有无长期以淀粉类食品(粥、米粉、奶糕、麦乳精)为主食,或奶粉配制过稀。对于幼儿及年长儿,应询问有无长期食欲不振、偏食、挑食、吃零食多或早餐过于简单,或有无精神性厌食、再发性呕吐的表现。
2.过去史询问有无慢性腹泻、反复呕吐、长期发热史,是否曾患麻疹、伤寒、肝炎、结核病、肠道寄生虫病、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恶性肿瘤等。对于婴儿,应询问是否有过宫内感染。
3.个人史对于婴儿,应询问是否为双胎或多胎之一,或早产儿。
4.家族史有无肝炎、结核病、血吸虫病等慢性传染病病史。
(二)体格检查
1.准确测量体重与腹壁皮褶厚度。测量身高。注意有无脉搏细弱、体温低、心音低钝、肌张力低下、皮肤干燥、弹性差、毛发干枯。注意有无水肿,精神反应如何。5岁以上小儿测量血压,可测定基础代谢率,可见基础代谢率降低。
2.注意有无唇裂、腭裂,有无肝炎、结核病、血吸虫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恶性肿瘤等病的体征。
(三)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可有血红蛋白、红细胞减少;血清白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甲状腺结合前白蛋白、必需氨基酸、淀粉酶、脂肪酶、转氨酶、碱性磷酸酶、甘油三酯、胆固醇、血糖、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尿羟脯氨酸降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