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甲戏剧论集(下、上)

王朝导购·作者佚名
 
阿甲戏剧论集(下、上)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参考价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类: 图书,艺术,舞台艺术 戏曲,

作者: 阿甲著,李春熹编选

出 版 社: 中国戏剧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1-1字数: 450000版次: 1页数: 784印刷时间: 2005/01/01开本: 32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104019534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阿甲同志导演和参加编写的历史故事剧很多,其中主要的有京剧《三打祝家庄》、《金田风雷》、《凤凰二乔》、《赤壁之战》,昆剧《晴雯》、《三夫人》、《朱买臣休妻》,粤剧《李香君》等,对继承和发展传统戏曲艺术有很大贡献。他又改编和导演了《白毛女》、《火烧望海楼》和《红灯记》等,对京剧表现现代生活进行了认真的、富有成效的实验和探索,闯出了一条比较成功的路子。

阿甲的戏曲理论的特点:第一,它是从戏曲的实际出发,既来自他自己和同行们以至前辈的艺术实践经验,也来自同各种不同观点的论争之中,是有的放矢,是为了解决实践中所提出的实际问题的,所以易于为广大戏曲演员所接受,感到说到了点子上。它的另一个特点是,它既着重研究戏曲的特殊性,又很注意关于戏剧艺术的一般性的研究;既重视戏曲艺术传统的继承,又很强调它的变革、发展和创新;既重视戏曲的长处优点,也不避讳它的短处缺点,因而能够比较全面地看问题,避免偏执和片面性。

目录

阿甲的重要建树(代序)

上编戏剧理论研究

平剧研究院和平剧工作

一为什么要搞,是怎样搞起来的

二从前方的旧剧利用,来看它的改造问题

三如何掌握技术,培养创作条件

四尊重旧伶人,团结旧伶人

关于平剧的接受遗产与服务政治问题

谈梅兰芳的旧剧改革观

什么是旧艺人的新生活?

如何看待旧技术的美

怎样才能“天衣无缝”

岂可“移步”而不“换形”

今后戏剧运动的希望

平剧改造运动中的几个问题

审定节目修改旧剧本应做为工作的重点

通过排新戏改造旧形式

新平剧创作方法上的偏向

和旧平剧演员合作演新戏

没落时期的京戏的美学观

对于“派”的看法

封建士大夫阶级的美学观点

新京戏的美学观点

加强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记华北军区创作座谈会

关于连队文艺活动

一我们有必要来回顾一下

二 连队文艺活动是怎样的活动?它的特点和作用又怎样?

三兵演兵运动指导方针和方法上的几个问题

严肃准确地创造战士形象

努力表现新的人物的思想本质,深刻有力地创造

英雄人物的形象——记华北军区戏剧音乐创作工作会议

处在新的历史阶段下的新任务

戏曲建立新的导演制度问题

谈我国戏曲表演艺术里的现实主义

生活的真实和戏曲表值艺术的真实——谈舞台程式中关于分场、时间空间的特殊处理等问题

一在戏曲表演艺术上,表现了中国人民高度的想象力,能以简单的舞台形式,反映出深刻的、广阔的斗争生活

二上下场的分场方法,是戏曲舞台表现方法的重要环节

……

下编

书摘插图

上编戏剧理论研究

平剧研究院和平剧工作

一为什么要搞,是怎样搞起来的

集合一批人,在戏剧岗位上把平剧问题,作为一个专门问题来研究,本来并不多的。富连成,厉家班,虽有历史,但性质不同,他们是以卖艺为目的,而且又是一种行帮组织,在艺术上除墨守成规衣钵相传外,要以进步的方法来提高它,那是没有办法的。

票友们虽然好玩,但也只作为生活上的一种嗜好,把它比起抽大烟打麻雀自然要好些,算是正当娱乐,然而又认为比不上玩字画古董那么雅致清趣,所以,在所谓“正派”人的眼睛里,那还是瞧不起的,鄙视的。……

……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