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全球化与服务外包:现状、趋势及理论分析—服务外包与中国服务业发展丛书

分类: 图书,经济,各部门经济 ,旅游经济 酒店管理 ,
作者: 江小涓等著
出 版 社: 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1-1字数:版次: 1页数: 486印刷时间:开本: 大32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010072463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三篇,共十二章和一个附录。
第一篇面向世界,描述分析服务全球化和国际服务外包的态势及相应的理论研究概况,包括第一章到第四章。第一章揭示服务全球化发展趋势,包括进展、水平、特点、影响因素等,还讨论了传统分工理论对分析服务全球化问题的适用性,以及中国如何用好服务全球化的机遇和应对挑战。第二章研究国际服务外包,包括服务外包发展的宏观环境和技术条件、服务外包产业结构、发包和接包市场分布、外包业务特点等。第三章是服务外包理论研究的一个综述,分别从微观企业的角度和宏观国际经济的角度对现有理论研究的主题、主要内容和所采用的模型进行了梳理。第四章是作者提出的一个理论新角度,从人力资本合约关系变化与产业组织重构这个角度来分析服务外包,认为服务外包的本质是人力资本市场合约和劳务活动企业合约的统一,是人力资源配置方式的根本变化,将对全球产业组织形态产生重要影响。
第二篇聚焦中国,描述分析我国承接服务外包总体状况,对若干典型外包行业进行研究,包括第五章到第九章。第五章是我国承接服务外包的概况和趋势,包括总体规模、发展水平、业务来源、产业分布、企业结构等情况,对我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有利和不利条件做了分析,预测了主要接包领域的发展趋势。第六章到第九章,分别研究软件业、设计业、银行业和保险业服务外包情况,各章在结构上大体相同,包括所研究行业国际服务外包发展概况,我国相应行业承接服务外包的概况和趋势,我国承接外包的优势和不利因素,以及未来发展潜力等。同时,这几章各自对一些重点问题做了深入分析。其中,第六章软件业和第七章设计业的研究,都将技术外溢作为一个重要问题,定量分析了承接服务外包产生技术外溢的渠道、范围和程度,评价了外包对本土企业技术进步和能力提升的促进作用。第八章银行业研究,将服务发包方的离岸动机和我国接包的区位优势作为重点内容,并以此为线索,研究我国银行业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优劣势和发展空间。第九章保险行业研究,将中国承接保险服务外包的企业结构作为重点,比较分析外资接包机构和本土接包机构的不同特点和优势劣势,并提出提高我国本土接包企业服务能力的若干建议。
第三篇是国际比较研究,包括第十章到第十二章。第十章是对印度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研究,回顾了印度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历程,分析了印度服务外包得以迅速发展的因素,强调了政府经济政策对该产业发展的重要影响,最后提出了对我国的借鉴意义。第十一章立足日本对华离岸外包,研究中国软件业承接国际外包业务的情况,包括人才流动,日资在华接包企业的情况,对发包方和接包方的影响和效应等,还讨论了软件外包从沿海到内陆地区“雁行发展”的可能性问题。第十二章是对中国香港服务业外包的研究,研究显示,中国香港离岸服务外包颇具特色,既有定位于承接内地高端市场的服务接包,也有定位于利用内地低成本优势的服务发包,以及定位于中转枢纽和核心能力供给的服务转包,中国香港发展服务外包的经验值得借鉴。
目录
总序
绪章服务全球化与服务外包:概述及本书导读
一、引言:问题的提出和定义
二、服务全球化和服务外包发展概况
三、中国服务业对外开放和承接服务外包概况
四、技术外溢效应:承接服务外包的一个重要意义
五、理论分析思路:三种角度和各自特点
六、本书结构和主要内容
第一篇服务全球化和国际服务外包:现实进展和理论分析
第一章服务全球化:服务外包的背景和基础
一、全球化新进展:从全球制造到全球服务
二、服务全球化加速的推动因素
三、服务全球化的几个显著特点
四、国际分工理论是否适用于服务全球化和服务外包?
五、服务全球化与中国服务业扩大开放
六、两点结论及启示
主要参考文献
第二章全球服务外包的发展、特点和最新趋势
一、服务外包:与趋势和概念相关的问题
二、国际服务外包市场
三、服务外包、服务贸易与服务产业FDI
四、服务外包的效应分析
五、服务外包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六、服务外包可能产生的问题和争论
主要参考文献
第三章 国外服务外包研究文献综述
一、导言
二、基于微观企业视角——2000年以前服务外包研究进展与主要内容
三、基于宏观国际经济视角——2000年以来跨国服务外包研究脉络与主要内容
主要参考文献
第四章市场配置人力资本与企业配置劳务活动的统一:服务外包的一个理论解释
一、外包:从企业合约转向市场合约
二、服务提供中人力资本的重要性及其对合约性质的影响
三、服务外包:人力资本市场合约和劳务活动企业合约的统一
四、几点初步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第二篇中国承接服务外包:总体趋势和典型行业研究
第五章中国承接服务外包的概况与趋势
……
第六章中国承接软件服务外包:技术外溢和能力提升
第七章中国承接设计服务外包:技术外溢的分析
第八章中国承接银行服务外包:离岸动机和区位优势
第九章中国承接保险服务外包:全球趋势及中国外包的企业结构研究
第三篇国际比较研究
第十章印度服务外包:现状、历程与影响因素
第十一章中国软件外包的产业组织和区域布局:基于承接日本软件外包的一项研究
第十二章香港离岸服务外包:发展概况、模式与影响
附录服务贸易、服务外包的基本概念和统计口径
后记
书摘插图
第一篇服务全球化和国际服务外包:现实进展和理论分析
第一章服务全球化:服务外包的背景和基础
一、全球化新进展:从全球制造到全球服务
服务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题中应有之义。①本书做如下定义:服务全球化是指服务的生产、消费和相关生产要素的配置跨越国家边界,形成一体化的国际网络,各国服务业相互渗透、融合和依存,国际化的服务供给和消费不断增加。为了表达动态变化和进行定量分析,本书还使用“服务全球化的发展”这个概念,并将其定义为“基于国际分工的服务产出在世界服务总产出中比重的提高”。
研究服务全球化,首先需要对“服务”和服务业的特点有所理解。“服务”通常是指没有实物形态产出的经济活动,因此“无形性”是基本特征。服务的其他特征还有:同步性(生产过程需要消费者参与,服务供给和消费同时同地发生)、不可储存性(服务是一个过程,“随生随灭”,生产和消费不能错期)、差异性(服务供给和需求的个体差异很大)等。从这些特征可以直接导出与本书主题相关的一个结论,即服务具有“不可贸易性”。②用这些特征来宦义“服务”一直存在争议,特别是随着信息服务的发展,分歧还在扩大而不是收敛。但是其他定义的共识性更差,因此至今学术界仍然广泛使用这些特征来描述服务。①也有一些研究者并不对服务业下严格定义,而是采取“排除法”,即不能定义为农业和工业的产业就是服务业。现实统计中使用最广泛的是联合国的《标准产业分类》(ISIC),明确定义哪些行业属于服务业。②
(一)服务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服务全球化不是一个新现象。早在19世纪初期,随着造船、航海、通讯等技术发展,洲际贸易空前活跃,国际贸易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引导力量和主要载体,但从贸易对象看主要还是初级产品和制造业产品。此后,商品贸易和初级产业、制造业领域的跨国投资,一直是全球化的主要内容。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服务贸易仅占全球出口总额的1/10,服务业跨国投资仅占全球跨国投资总额的1/4。
此后服务全球化快速推进,服务贸易和服务业跨国投资的增长速度快于全球贸易和投资总额的增长。1993年,服务贸易占全球贸易总额的比重达到了20.9%,但此后又有所缓慢下降,目前约占18%。2Q06年,世界服务出口总额达2.74万亿美元,进口总额达2.62万亿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