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外包:技术外溢和能力提升—服务外包与中国服务业发展丛书

分类: 图书,经济,各部门经济 ,旅游经济 酒店管理 ,
作者: 刘绍坚才
出 版 社: 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1-1字数:版次: 1页数: 638印刷时间:开本: 大32开印次: 1纸张:I S B N : 9787010071862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丛书选编在内容和体例上并无定式,但有一些基本要求。一要有本土问题意识。中国国情有许多特点,照搬国外理论和经验,仅从逻辑上做演绎推理可能不适用。研究的目的是解决自身问题。二要有实证研究。要有合理的数据基础,重要判断和结论要立足于全面系统的数据,或者大样本的调研,使观点建立在可信的事实基础上,避免从少数案例、个别事件就引出一般性结论。三是情况和数据要新。服务全球化和服务外包发展变化很快,几年时间情况会有很大不同,以较早时期的情况、数据为依据进行研究,没有现实针对性。四是有恰当的理论平台。没有理论分析框架,就不能对事件意义做出到位评估,也难以做出科学预测和展望。
按照上述要求,目前已选入丛书的专著有七部。丛书是开放性的,希望能以此为平台,集结这个领域中的优秀研究成果,促进我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健康发展,推动理论创新。
目录
总序
第一章导言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目的
二、研究结构和研究方法
三、本章小结
第二章国际软件外包的发展历程及研究进展
一、主要概念的界定
二、国际软件外包的发展历程
三、中国承接国际软件外包的发展历程
四、国内外研究进展
五、本章小结
第三章国际软件外包发展的理论背景和现实动因
一、国际软件外包发展的理论背景
二、国际软件外包发展的现实动因
三、本章小结
第四章国际软件外包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一、国际软件外包市场的总体规模和发展趋势
二、主要发包国之间的比较分析
三、主要接包国之间的比较分析
四、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承接国际软件外包的模式和现状分析——兼与印度比较
一、中国承接国际软件外包的主要模式
二、中国承接国际软件外包的现状分析
三、中国与印度承接国际软件外包的基本情况比较
四、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承接国际软件外包的技术外溢效应分析
一、文献研究回顾
二、中国承接国际软件外包的技术外溢效应实证研究
三、本章小结
第七章影响中国承接国际软件外包的因素分析
一、影响中国承接国际软件外包的因素实证研究
二、影响中国承接国际软件外包因素的现实表现——兼与印度比较
三、中印两国承接国际软件外包能力的综合评价
四、中国与印度合作开发国际软件外包市场的可能性分析
五、本章小结
第八章提升中国承接国际软件外包能力的策略
一、人才储备是根本
二、政府支持是保障
三、企业竞争能力是基础
四、市场开拓是手段
五、政治环境是支撑
六、本章小结
第九章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书摘插图
第一章 导言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目的
(一)中国为什么要发展软件产业
随着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变化,人类社会正不可逆转地进入信息社会,信息科学不断突破,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信息产业迅猛发展,由硬件主导型向软件和服务主导型发展。以软件、微电子、计算机、通信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技术进步进程中发展最快、渗透性最强、应用最广的关键技术,已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和战略资源,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和战略性产业,是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传统产业不断升级和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新动力,是国际竞争的制高点。
软件业作为信息产业的核心,是信息时代典型的新兴产业,是推动经济全球化和商业模式转变的重要创新力量,已成为决定21世纪国家竞争力的战略性先导产业和现代高科技竞争的焦点领域之一。软件产业与国民经济各行业的进一步紧密结合,使人类社会生产力得到空前释放和提高,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倍增优化的作用,在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将成为最具活力、最大规模的产业之一,成为国民经济下一轮高速增长的主要动力。尽管软件产业自20世纪50年代出现到现在只有50多年的实践,但已经形成一个年产值近6000亿美元的大市场,从附属于硬件制造业到成为独立的软件产业,从过去以出售软件产品为主到现在以提供整体解决方案为主,产业涵盖的范围不断扩大。它既不同于制造业,也不同于一般的服务业,有许多独特之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