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乡村建设运动

王朝导购·作者佚名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参考价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类: 图书,历史,中国史,现代史(1919-1949),

作者: 郑大华著

出 版 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0-1-1字数:版次: 1页数:印刷时间:开本: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801491299包装: 精装编辑推荐

本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兴起过一场乡村建设运动,参加这一运动的学术团体和教育机构达600多个,建立各种实验区1000多处。但由于种种缘故,除人们在研究梁漱溟和晏阳初时涉及到邹平和定县的乡村建设实验外,对整个乡村建设运动国内外学术界都缺乏系统全面的研究。本书是目前为止国内外第一部比较系统、全面研究民国乡村建设运动学术专著。

内容简介

本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兴起过一场乡村建设运动,参加这一运动的学术团体和教育机构达600多个,建立各种实验区1000多处。但由于种种缘故,除人们在研究梁漱溟和晏阳初时涉及到邹平和定县的乡村建设实验外,对整个乡村建设运动国内外学术界都缺乏系统全面的研究。本书是目前为止国内外第一部比较系统、全面研究民国乡村建设运动学术专著。

目录

第一章 乡村建设运动的时代背景

一、农村经济的衰落(上)

二、农村经济的衰落(下)

三、衰落之原因分析

第二章 乡村建设运动的兴起

一、从乡村教育到乡村建设

二、从实验区到县政建设实验县

三、从分散走向合作

第三章 两种乡村建设思想

一、晏阳初的建设思想

二、梁漱溟的乡村建设思想

第四章 定县实验

一、社会调查

二、四大教育和研究实验

三、三大方式的研究实验

四、县政改革的初步尝试

第五章 邹平实验

一、村学乡学

二、乡村自卫

三、促兴农业

四、文卫建设

第六章 无锡实验

一、乡村教育

二、地方自治

三、农业推广

四、其他实验

第七章 徐公桥、乌江、镇平和江宁实验

一、徐公桥实验

二、乌江实验

三、镇平实验

四、江宁实验

第八章 乡村建设运动的历史定位

一、乡村建设运动的性质分析

二、乡村建设运动的内容评估(上)

三、乡村建设运动的内容评估(下)

四、乡村建设运动的成败得失

主要参考文献

书成后记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