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帝国主义

王朝导购·作者佚名
 
罗马帝国主义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参考价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类: 图书,历史,世界史,欧洲史,

作者: (美)弗兰克著,宫秀华译

出 版 社:

出版时间: 2008-9-1字数:版次: 1页数: 374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I S B N : 9787542628992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帝国主义”一词,按照今天的解释就是“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全然不顾其他民族的感情,为所欲为,一意孤行”。本书作者利用所搜集来的零散史料,对罗马共和国向外扩张的真正动因及其深远影响作出正确的分析与判断。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兴起于拉丁平原

第二章 统治拉丁平原

第三章 创建同盟制

第四章 统治意大利中部

第五章 新兴民主派的对外政策及其影响

第六章 第一次布匿战争:罗马帝国主义的崛起

第七章 汉尼拔战争:罗马同盟制面临实际考验

第八章 情感主义政策

第九章 情感政策的后果

第十章 践行务实政治

第十一章 摄政统治或君主统治

第十二章 一项具有社会主义民主倾向的对外政策

第十三章 元老院的“不干涉政策”

第十四章 商业利益与商业扩张

第十五章 “不干涉政策”的后果

第十六章 庞培大军:为资本主义开路

第十七章 恺撒大帝:征服世界

第十八章 结局

索引

译者后记

书摘插图

第一章 兴起于拉丁平原

古代罗马城位于航运便利的台伯河岸边的小山丘上,这里距地中海仅有14英里。罗马在拉丁平原占据的地域很小,从台伯河伸展至伏尔西山丘,从萨宾人居住的山脊直到地中海岸边,这一距离可能在今天看来很短,如果步行只需一天的路程就可以轻松走完。拉丁平原周围遍布着早在第三纪时期火山爆发后形成的可溶性凝灰岩和火山岩,大部分土质十分肥沃。由于拉丁平原中心地带地势起伏不平,所以地势较高的地区火山岩溶解迅速,而那些低地的凝灰岩就比较坚硬,溶解缓慢。尽管这里的人们长时问使用斧头和犁耕开垦土地,致使一些沃土被冲走,可是比起周边那些凹凸不平、坚硬土质的山地来说,拉丁平原拥有了最肥沃的土地。所以,住在这里的人们很早就必须动用武力来保护这片相对富饶的土地。

在印欧部族(Indo—European tribes)来到意大利半岛以前,拉丁平原的主要居民到底是哪一支尚不清楚。他们身材矮小,皮肤黝黑,不懂得使用金属器皿。他们通常被认为是地中海种族之一。印欧部族大约公元前3000年从北部和东部侵入到意大利中部,他们的入侵浪潮比较凶猛,终于占领了意大利的大部分领土。在意大利北部波河河谷地带发掘了他们早期建立的居住地,是一种典型的“河区居住地”(terremare),或“河区居住群”(pile-dwellings)。考古学家还相继在翁布利亚(Umbria)和托斯坎纳(Tuscany)地区发现了后来的“微兰诺瓦”(Villanova)墓地群,并从中发现了大量的珍品。

……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