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血吸虫病防治研究进展与展望-世界卫生组织血吸虫病科学工作组报告

王朝导购·作者佚名
 
全球血吸虫病防治研究进展与展望-世界卫生组织血吸虫病科学工作组报告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参考价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类: 图书,医学,其他,

作者: 周晓农主编

出 版 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9-1字数: 190000版次: 1页数: 121印刷时间: 2008/09/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117104517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该书综合了近年国内外血吸虫病科研的最新研究进展和今后优选研究项目,包括诊断与治疗、预防与控制策略、免疫学和基因组学、生态学和传播、疫苗开发、社会学问题、传播阻断以后的血吸虫病控制、能力建设等各方面,无疑为我国广大血吸虫病研究工作者提供了血吸虫病科学研究的总策略和方向。该书涵盖血吸虫病研究的各个学科,内容新颖,科学性强,是一本对血吸虫病防治科研人员十分有价值的参考书。

目录

背景和理论基础

目标和概要

优先领域

工作报告1.中国国家血吸虫病控制规划的研究需求

工作报告2.当前埃及的血吸虫病控制形势和研究需求

工作报告3.乌干达血吸虫病控制的实施策略及规划的研究需求

工作报告4.血吸虫病疾病负担的量化

工作报告5.育龄妇女(包括孕妇)的血吸虫病

工作报告6.血吸虫病发病的测定

工作报告7.临床血吸虫病

工作报告8.血吸虫病检测的进展

工作报告9.血吸虫病新的治疗方法的研究

工作报告10.血吸虫病控制的社会文化背景:现有知识和未来的研究需求

工作报告11.血吸虫病的社会决定因素

工作报告12.血吸虫病的生态学及其他影响因素

工作报告13.血吸虫病软体动物中间宿主的优先研究

工作报告14.血吸虫病和免疫

工作报告15.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在血吸虫研究新目标中的应用

书摘插图

工作报告1.中国国家血吸虫病控制规划的研究需求

概述

日本血吸虫病是所有人类血吸虫病中唯一的、真正意义上的人畜共患病,在自然界中有40多种动物可作为储存宿主,包括:黄牛、水牛、猪、狗、猫和山羊等。这对控制该病的传播给人类带来困难较大,尤其是在那些有感染牛存在和村庄靠近疫水的地区难度更大。一般来说,按照流行病学特点和中间宿主(湖北钉螺)的生态学特征可将流行区分为3种流行类型,即平原地区、湖沼地区和山丘地区。农民和渔民的生产活动,如耕牛放牧、捕鱼、收割芦苇以及娱乐和家庭日常生活,可延长接触水等暴露时间,增加了感染和再感染的机会。感染后,许多人会患严重的血吸虫病而伤残,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可导致死亡。

1955年起实行全国血吸虫病防治规划。其目标是通过综合性防治措施,包括化疗、灭螺、环境改造、健康教育、改善卫生条件以及安全供水,在一切可能的流行地区消灭血吸虫病。随着全国防治规划的进展,因时因地制宜地采用了不同的防治措施。例如,在20世纪50年代,全国范围病例筛查和积极的治疗病人是主要方法。在1960年代和1970年代,除筛查和治疗感染者以外,重点为消灭钉螺。通过环境改造来消灭钉螺,这通常与水资源开发和水利工程项目相结合,在血吸虫易感地带筑堤、在圩内开垦农田以及使用化学灭螺等方法。从20世纪80年代起,用吡喹酮进行大规模的化疗成为控制血吸虫病的主要手段。对人和家畜进行扩大化疗,辅以化学灭螺,已经成为世界银行贷款中国血吸虫病控制项目(1992~2001年)所采用的主要防治策略。

……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