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全国高职高专电子信息系列实用规划教材-电路电工基础与实训(第2版)

分类: 图书,工业技术,电子 通信,基本电子电路,
作者: 李春彪编著
出 版 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8-1字数: 490000版次: 2页数: 319印刷时间: 2008/08/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301095294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丛书特点:
以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作为着眼点,在适度的基础知识与理论体系覆盖下,突出高职教学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强化实训和案例教学,通过实际训练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打破传统基础课教材自身知识框架的封闭性,尝试多方面知识的融会贯能。
丛书配套形式多样的习题,网上提供完备的电子教案,提供相庆的素材、程序代码、习题参考答案等教学资源,完全适合教学需要。
教材系列完整,涵盖电子信息专业各个方向;编者分布广泛,结合不同地域特点,适合不同地域读者。
内容简介
本书是针对高职高专有关专业学习电路和电工技术的需要而编写的一本通俗易懂的教材,全书较为全面地介绍了电路的基本规律和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电动机和变压器、电力拖动、固态继电器与可编程控制技术等知识,也介绍了供电配电、安全用电与节约用电知识和实训方案。
本书可供高职高专院校用作课程“电工学基础”、“简明电路分析”、“电工电子(电工部分)”的教材,也可供一些信息类专业用作课程“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的前导课“电路分析基础”的教材,还可以作为电工的培训教材或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以及再就业者的自学用书。
目录
绪论
第1章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
1.1电路的结构与功能
1.2电路模型
1.3电压、电流及其方向
1.4电阻及电压源、电流源
1.5基尔霍夫定律
1.6电路的运行状态
1.7电路中的电位
1.8本章总结与强调
1.9本章实训与技能养成
第2章电路分析基础
2.1串联、并联、混联
2.2支路电流法
2.3结点电压法与网孔电流法
2.4电阻星形联结与三角形联结的等效变换
2.5电压源与电流源的等效变换
2.6戴维南定理与诺顿定理
2.7叠加原理
2.8图解法:非线性电阻电路的分析
2.9本章总结与强调
2.10本章实训与技能养成
第3章正弦交流电路
3.1正弦交流电的产生
3.2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
3.3正弦量的旋转矢量表示法
3.4正弦量的相量分析法
3.5电容及其正弦激励下的特性
3.6电感及其正弦激励下的特性
3.7单一参数元件正弦电路的相量分析
3.8电阻、电感与电容元件串联的交流电路分析
3.9复数阻抗串并联电路的相量分析
3.10正弦交流电路与直流电路的统一性
3.11交流电路的谐振
3.12功率因数的提高与宏观分析法
3.13本章总结与强调
3.14本章实训与技能养成
第4章三相交流电路
4.1三相交流电源及其联接
4.2三相负载的联结
4.3三相电路的功率
4.4本章总结与强调
4.5本章实训与技能养成
第5章磁路与铁心线圈电路
5.1磁场的基本物理量
5.2铁磁材料的性质和用途
5.3全电流定律与磁路欧姆定律
5.4交流铁心线圈电路
5.5本章总结与强调
第6章变压器
6.1变压器的用途与基本构造
6.2单相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6.3变压器绕组的极性及其测定
6.4几种常用的变压器
6.5本章总结与强调
6.6本章实训与技能养成
第7章交流电动机
7.1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构造
7.2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7.3三相异步电动机电路分析
7.4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电磁转矩与机械特性
7.5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起动
7.6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调速、反转与制动
7.7三相异步电动机的铭牌及其含义
7.8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维护与电气故障分析
7.9单相异步电动机
7.10三相同步电动机
7.11本章总结与强调
7.12本章实训与技能养成
第8章电力拖动基础
8.1常用低压电器
8.2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正转控制线路
8.3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线路
8.4顺序控制与多地控制线路
8.5三相异步电动机降压起动控制线路
8.6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制动控制线路
8.7电动机控制的一般原则
8.8电动机的保护与选择
8.9本章总结与强调
8.10本章实训与技能养成
第9章固态继电器与可编程控制器
9.1固态继电器功能与结构概述
9.2固态继电器的应用
9.3可编程控制器结构与应用概述
9.4可编程控制器编程语言和常用程序设计方法
9.5可编程控制器应用
9.6本章总结与强调
9.7本章实训与技能养成
第10章供电配电与安全节约用电
10.1发电、输电和配电概况
10.2电工安全操作规程
10.3预防触电及触电急救
10.4防雷保护
10.5节约用电
10.6本章总结与强调
10.7本章实训与技能养成
附录一全书脑图与知识果
附录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技能鉴定规范
附录三电阻、电容和电感元件实践指南
附录四半导体器件及其电路特性
参考文献
书摘插图
第1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
电路是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基础。电气设备的运行,家用电器的使用,都必须有电流的作用。产生电流的一个必要条件,就是要构成闭合电路,电流通过的路径称为“电路”,电路千变万化,有电子电路、电机电路、控制与测量电路,但有一些规律是相通的,适应于形形色色千变万化的电路。本章就力求阐明电路中的最基本的概念(概念也是规律)和规律,包括电路的基本结构和电源的概念,电路中的电压与电位、电流及其分布规律(基尔霍夫定律),在此基础上介绍电路的三种运行状态。
1.1 电路的结构与功能
电路是电流的通路,它是为了某种需要由某些电工设备或元件按一定方式组合起来的。如手电筒电路、收音机电子电路。在电力系统(强电)和电信系统(弱电)的广阔领域中,为了实现不同目的有着各式各样的具体实际电路,最典型的例子是工厂供电电路,扩音机电路,其电路示意图如。
图(a)的作用是实现电能的输送与变换。电厂里有供应电能的设备,称为电源,把热能、水能、核能等其他形式的能转变成电能;而电灯、电动机等取用电能的设备,称为负载,把电能转变成光能、机械能等其他形式的能;而变压器、输电线等联接电源与负载的部分,称为中间环节,起传输和分配电能的作用。
图(b)的作用是信号的传递与处理。话筒把声音或音乐等信息转换为相应的电压和电流即电信号,这种电信号很微弱,经放大器放大,传递到扬声器,又把电信号还原为声音或音乐。话筒输出电信号称为信号源,类似于电源;扬声器接受和转换信号也称为负载。信号的传递与处理,往往要由许多不同功能的单元组合而成的一个复杂系统来完成。在一定意义上,系统、电路、网络是同义词。电路、网络就是系统,通常系统问题侧重注意全局,而网络问题则侧重关心局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