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山艺术大观

王朝导购·作者佚名
 
嵩山艺术大观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参考价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类: 图书,文化,地域文化,华夏文化,

作者: 赵富海著

出 版 社: 工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5-1字数: 80000版次: 1页数: 101印刷时间: 2008/05/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00839415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嵩山艺术辉煌灿烂,在其背后富有生命力的传说故事,又在民间口口相传,所以,嵩山艺术是活在民间的,它可视、可触,亦可传颂,唯此,才能引人入胜。本书内容包括:信仰之华、古建筑气象、西天佛塔起中岳、全石圣地的魅力、宗教绘画之谜五个部分。

内容简介

嵩山艺术,涵盖了寺庙书院等古建筑艺术,尤其是汉阙、碑石以及宗教绘画。本书从五个方面展开论述:泛神论对建筑的影响,中华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包容、改变,皇权思想对寺庙等的渗透,汉阙、石刻艺术的传统文化思想及其艺术特质,宗教绘画的世俗观念。

目录

第壹章 信仰之华

[顶礼膜拜嵩岳地]

[天心地胆观星台]

第贰章 古建筑气象

[“天下第一刹”少林寺]

[“第六小洞天”中岳庙]

[公主寺院永泰寺]

[最高学府嵩阳书院]

第叁章 西天佛塔起中岳

[举世无双第一塔]

[浮屠修来已成林]

第肆章 全石圣地的魅力

[石刻艺术,永恒的岁月印证]

[碑刻书法万载流香]

[石雕,历史的律动]

[汉阙,从人间到天国]

[唐碑,大唐气象]

第伍章 宗教绘画之谜

[五百罗汉五百年传说]

[天神的人间模特]

[绝代石刻线画]

书摘插图

第壹章 信仰之华

[顶礼膜拜嵩岳地]

人类的信仰始于天和地。远古时代的先民称天为父、地为母。后来的信仰崇拜有了具象物体,比如生殖崇拜,鸟、兽、山川河流等。再往后是建庙宇、寺院、塑泥胎的神灵崇拜。老百姓说:“糊添麻缠”成神。在嵩岳大地,先民们具象的图腾崇拜是嵩山脚下的启母石。4000多年前夏代先民将它奉为圣石。本来,巨石由山上滚落大地,是一种自然现象,石也是自然石,一经将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英雄壮举、涂山氏生子、石开而启生的故事附会于石头,亦即成一个被人赋予精神寄托的对象了。至西汉,首先是汉武帝对启母石顶礼膜拜。至东汉,仅对巨石顶礼已不足,必造庙以膜拜,于是,大兴土木建启母庙、扩中岳庙,又将天上、人间、冥间及社会生活凿刻石上浮雕出来,以作庙之神道。筑庙造神,以一种宗教感去了却一桩心愿,日子才过得踏实。

人类的图腾崇拜是人对自然物象、物体的敬畏。我们的先民图腾崇拜又蕴含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德审美意识。在民间传承千百年的大年二十三祭灶王爷的习俗即是一例。在这天晚上,要将上年的老灶爷老灶奶画像烧了,送上天;将新老灶爷和老灶奶画像请进来,口中念念有词,日:“上天言好事,回宫道吉祥。”然后将这两句话写在对联上,张贴在灶爷、灶奶画像两侧。如果我们静心研究嵩山地区的庙堂构建、石碑雕刻艺术,无一不打上人品、文品、艺品的烙印。另一特色是这类神圣的三教九流建筑大多融入浓厚的“皇权意识”,比如寺,汉代即是皇家建成用来讲经说法的场所,后成为佛道专门居住、诵经的地方,也多是帝王信佛道而诏令修建的。偌大嵩山,寺庙观院,几近“三里一寺,五里一庵”,且星罗棋布,蔚然大观,风格各异,气象万千。

……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