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网络
分享
 
 
 

全球化为什么可行

王朝导购·作者佚名
 
全球化为什么可行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参考价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类: 图书,经济,国际经济,

作者: (英)沃尔夫著,余江译

出 版 社: 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7-1字数:版次: 1页数: 319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I S B N : 9787508612232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任何关心发展中国家的未来乃至全世界未来的人都该好好阅读这本书。沃尔夫的著作对市场导向的全球化给出了最好的诠释。

劳伦斯萨默斯(Lawrence H.Summers)

前美国财政部长,前哈佛大学校长

沃尔夫给那些反对全球化的批评者们沉重一击,他还为我们未来的经济和政治发展提出了明智而乐观的见解。本书的观点需要在民众中广泛传播和领会,这至关重要。

默文金(Mervyn King)

英格兰银行行长

本书对拥护和反对全球化的正反双方进行了精辟分析,深入地解释了全球化不可阻挡的趋势。

肯尼斯罗高夫(Kenneth Rogoff)

前IMF首席经济学家,哈佛大学教授

内容简介

目前正值全球出现通货膨胀、经济放缓,反全球化的声浪空前高涨,国际势力阴谋论滥觞,民主主义者大肆鼓吹关起门来搞发展。但是,假如让美国分裂为50个州,各自设立阻碍商品、服务、资本和人员进出的关卡,你认为人民的福利会得到增进吗?假如每个州都有自己的资本市场,让GE、微软、IBM这样的企业只能在其中一个州里开展业务,你认为消费者会从中得利吗?在那样一个美利坚不合众国里,投资、市场和贸易将大大萎缩,人民的生活水准会迅速下降。有的地方恐怕会成为监狱,把绝望而沮丧的人民封锁在其中……

因此,人为地割裂世界是没有意义的,我们需要关心如何让世界经济有效运转。我们面临的问题并不是全球化太多,而是太少。经济一体化的潜力才刚刚释放,假如我们想提高各国穷人的生活水平,那就需要更多而非更少的全球市场。社会民主主义者、古典自由主义者和保守派民主主义者应该团结起来,保卫和促进全球经济的自由化,反对从各地纠集起来的对手。

作者简介

丁沃尔夫,英国《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并担任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的讲师,20世纪70年代曾是世界银行国际贸易部门的高级经济学家。他对全球经济有着鞭辟入里的分析,获得了各界的赞赏。2003年,他获得了该年度“最佳商务记者奖”中的“十年杰出成就奖”。

目录

耶鲁•诺塔•比恩版序

序这本书的由来

第一篇讨论

第一章走近“新千年集体主义分子”

反全球化运动简介

反全球化运动提出的抱怨

大规模恐怖主义横空出世

本书的主要观点

第二章什么是自由主义全球化

自由主义全球化的定义

对技术决定论的反驳

全球化的更多方面

结论

第二篇为什么需要全球化的市场经济

第三章市场,民主与和平

自由和繁荣

建立公益性的仁慈政府

自由民主政体引导的国际关系

集体主义势力对于自由秩序的挑战

前方的挑战

第四章市场的魔力

市场经济的兴起

市场经济在过去一千年的成长

发达的市场经济是如何运转的

现代市场经济的核心特征

有关市场经济的道德思考

市场是重要的

第五章大夫,请先把自己治好

政府不能做的事情:中央计划经济的终结

政府需要为经济做的事情

让政府的干预更有效率

政府为什么会失灵

如何改革政府

结论——找到谦卑的公仆

第六章市场跨越国境

一体化的经济逻辑

经济一体化的政治学——单边自由主义和国际自由主义

第三篇全球化为何如此有限

第七章从长期看全球化

全球一体化的逻辑

从长时期看全球化

第八章自由主义全球经济的兴起,衰落和复兴

19~20世纪的经济增长和一体化

19~20世纪的世界商品,资本和劳动力市场

技术变革

政治和政策

评价

第四篇批评者们错在哪里

第九章不平等带来的愤怒

经济增长与全球化

经济增长和不平等

增长和贫困

贫困与人类福利

各国内部的不平等

结论

第十章外贸带来的伤害

对廉价劳动力的恐惧和去工业化的误区

对于生产能力过剩的担忧

发展中国家的劳工遭到剥削所引发的担心

对环境的威胁

“本地化主义”的荒唐

对于自身发展战略的忧虑

初级商品出口国面临的陷阱

世界贸易组织面临的威胁和机遇

富国的伪善

结论

第十一章被公司恐吓

公司比国家强大吗

品牌的“暴政”

跨国公司对贫困国家和工人的剥削

公司的海外投资剥夺了母国的工人

公司控制了政治生活

结论

第十二章政府的沮丧

对于全球化的选择

税收和监管

关于赤字财政

对发展中国家的约束

限制政府行为的好处

全球化不会消除政府存在的必要性

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

第十三章对金融的恐惧

关于资本账户开放的争议

关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争议

核心国家和外围国家的政策改革

结论

第五篇怎样让世界更加美好

第十四章今天的威胁,明天的希望

全球化面临的威胁

重大的两难问题

批评者给我们提供的教训

全球性的挑战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书摘插图

第一章 走近“新千年集体主义分子”

假如美国经济分裂为50个州,各自设立了阻碍商品、服务、资本和人员进出的关卡,你会认为美国人的福利将因此得到增加吗?假如每个州都有自己的资本市场,让GE、微软、IBM这样的企业只能在其中一个州里开展业务,你会认为美国人将从中获益吗?在那样一个“美利坚不合众国”里,不存在跨州的直接投资、统一的资本市场和贸易,人民的生活水准无疑会迅速下降。有的州甚至会成为监狱,把绝望而沮丧的人民封锁在其中。同理,假如决策者们让欧洲经济陷入分裂,回到1945年时那种相互隔绝的民族国家经济体的状态,那里也必将爆发类似的灾难。

然而,这正是目前世界上某些被隔绝的地区的命运。假如那些批判全球化的人们得势,还将有更多的地方陷入这一泥沼。他们到底凭什么认为,把世界经济分裂为200多个完全自给自足的片断,会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或许有的大经济体,例如美国,还可以继续维持自己的繁荣。可是那些规模很小的经济体呢,香港地区、台湾地区、韩国、爱尔兰……它们的未来会在哪里?

此外,为什么世界经济只能分裂成200多个片断呢?为什么不可以继续分解成1万个国家、60万个部落甚至60亿个可以自给自足的个人?在这里我们不知道什么层级的集体单位才是“合适的”,也找不到“合适的”的自给自足程度。如果有人以为人类现有的政治边界是自然形成、不可避免的,那其实是无稽之谈。同样,如果有人以为每个国家单位都应该实现经济上的自给自足,实际上也极其荒谬。今天的国家概念不过是近代以来的历史很武断地留下的遗产。追求自给自足的运动,其逻辑归宿注定是个人的自治,也或许是达到家庭的组织层次。它将会让我们的未来大倒退,回到远古的中石器时代。

进一步分解我们这个本已割裂的世界经济是没有意义的,人们需要关心的应该是如何让世界经济能有效运转,让它的机制更接近于今天的美国,或者至少是欧盟的状态。这绝无可能吗?并非如此。这并无必要吗?答案同样是否定的。我们这个世界面临的问题并不是全球化太多,而是太少。经济一体化的潜力才刚刚得到释放,假如我们想提高全世界穷人的生活水平,那就需要更多而非更少的全球市场。社会民主主义者、古典自由主义者和保守派民主主义者应该团结起来,保卫和促进全球经济的自由化,抗击那些从内部和外部纠集起来的对手。这就是本书的主旨。

反全球化运动简介

经济一体化的支持者们发现自己面对各种各样的对手。在20世纪90年代,如果有人召开一次由商人、国际组织或西方国家政府首脑参与的大规模会议,而没有众多愤怒乃至带有暴力的抗议者们前来捧场,那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加拿大观察家西尔维娅奥斯特里把这种抗议活动称为“持不同意见运动”,而我认为应该命名为“反全球化运动”。组织者们被迫缩短甚至取消会议,或者把会场挪到遥远的或保卫严密的地方,例如2001年的世界贸易组织部长级会议就安排在卡塔尔召开。在苏联崩溃后,市场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一度无敌于天下,可是短短10年之后它又陷入疲于招架的窘境。苏联的消失,以及它试图创造非市场主义经济体制的失败,似乎反而解放了人类的乌托邦梦想,大家的想象力不再需要受到正在发生的事实的约束了。

自由资本主义同其反对者之间的思想斗争正是本书的主题,但笔者的侧重点不是针对抗议活动的社会和思想根源,而是关注反对者们提出的主要论点。这些人希望停止或逆转市场驱动的全球化进程,摧毁促进和协调这个趋势的国际组织。反全球化运动的成员大致包含两类群体:一方面是某些传统的经济利益集团;另一方面,在今天占据更重要位置的,是那些目标单一、经常拥有大量成员的非政府组织及其他人等。

传统的利益集团包括各种类型的工会,他们关心母国的工作机会和海外的劳工环境;还有农业和其他产业的游说团体,他们希望保护自身脆弱的经济地位。这些集团已经不再是唯一重要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支持者,但他们的影响力依旧不容忽视。1999年秋季世界贸易组织西雅图部长级会议召开的时候,工会成员构成了抗议者队伍的主力。工会的强大作用还体现在,克林顿总统在那次会议上发表即席演讲,呼吁世界对违反劳工标准的国家和企业进行制裁--这样的声明彻底断送了该会议达成建设性成果的可能性。美国规模最大的劳工组织--劳联产联--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了民主党的政策选择,推动其转向反对贸易自由化和世界贸易组织。2000年,副总统阿尔伯特戈尔在竞选活动中对保护主义表示的青睐也是为了取悦工会组织。与此相似,来自产业界的游说集团,特别是钢铁产业的影响,对于保护主义的反倾销法案也发挥了关键的支持作用。而来自农业的游说集团则一直在欧盟、美国和日本等国的贸易政策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这些集团有着精明的经济算计。例如,美国的工会就很好地捍卫着自己成员的利益,他们中的很多人所在的产业面临进口产品的威胁,包括钢铁、纺织和服装业。实际上,工会只覆盖了美国私人产业员工人数的9%,而且几乎全部属于“旧经济”的产业部门,这就注定了他们所持的是反对贸易自由化的立场。已故的有关集体行动理论的伟大思想家曼库尔奥尔森指出,只有“具备广泛代表性的组织”才会支持提高总体收入水平、而不是以牺牲别人的利益为代价替自己谋利的政策。因此毫不奇怪,由于北欧国家(也包括大多数欧洲国家)的工会组织代表着更广泛的劳工群体,他们对贸易政策的立场也更符合自己国家的总体利益。

不过在反自由化阵营中,这些传统的利益集团已经不再是主导了。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20世纪80年代,主张自由贸易的心胸开阔的人们一直把狭隘的部门利益集团当成自己的对手,可如今他们发现许多反对者也有着充满理想主义的追求。自由贸易的杰出的捍卫者、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贾格迪什巴格瓦蒂认为:

自由贸易的捍卫者……的出发点,或至少是他们所宣称的出发点,乃是更高尚的道德情怀。但今天的挑战者们也提出了不同的公益观,甚至宣称他们的立场更加高尚。由于理解我们的观点更需要人们进行深入思考,而他们的口号往往浅显易见,因此在公共政策辩论的场合继续进行捍卫自由贸易的战斗将变得空前艰难。

新的对手已经变得更加理想主义,不再是代表狭隘的局部利益,他们的目标也表现得更加宏大。其中有环保主义者和资源保护主义者,他们担心自由的世界经济将推翻那些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国内监管体系,带来灾难性的世界环境灾难;还有致力于经济发展的游说集团,他们警告说,在所谓的“华盛顿共识”的旗号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所主张的结构调整和自由化改革将给发展中国家带来巨额债务和严重破坏;还有消费者利益集团,他们关心产品安全和消费者健康;还有关注人权的集团,他们担忧中国、缅甸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工人受到了太多的剥削和压迫;另外还有各式各样的宗教团体、女性团体、关注本土族群的团体和传统生活方式的团体。很多组织都打着不知道合不合适的“公民社会”的标签。可是,公民社会只是一个总称,泛指那些政府以外的各种社会活动,它不应该专属某些类型的团体。最近,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前任首席经济学家大卫亨德森在研究中把这些群体命名为“新千年的集体主义分子”。

奥斯特里教授说,反全球化运动结成了一种“动员网络”,其目标是吸引公众关注国际组织在全球化中扮演的重要角色,迫使它们改变其计划和运作模式,甚至彻底取消它们。这种网络是各种不同类型的组织结成的松散联盟,其主要成员包括环保组织、人权组织、性别权利组织等非政府组织。

此外,这个联盟还应该加上在长期中更为危险的重商主义者、民族主义者和其他各种各样的右翼反自由主义群体,他们在19世纪末期发生的自由世界经济体制的大倒退中起过决定性的作用。如今,这样的群体在美国拥护着帕特里克布坎南,在法国支持着让-马利勒庞。亨德森发现,商界和政界有许多人信仰某种重商主义和经济民族主义的混合体,他把这种普遍存在的经济观、特别是国际贸易观称为“自助主义经济学”。这类观点的普遍存在也表明,更极端的保护主义并非没有死灰复燃的可能。

总之,从20世纪的民族主义和集权主义残骸中重新组织起来的反自由主义势力,正像浮渣一般在政治生活的表层沸腾。过去的某些观念正在重新树立,例如群体的利益高于个人奋斗的价值,保持传统优越于快速变革,慈爱的政府好过冰冷的市场,集体主义胜过追求个人自由,民族国家优先于世界经济等。反对自由资本主义的各类主义者设计出了一种新型的启蒙后的部落主义。今天我们看到的这些呼吁尽管不那么危险,却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他们的主导思想可以上溯到18世纪和19世纪早期。然而与建立在黑格尔哲学上的民族主义或马克思提出的科学社会主义不同,他们的思想根源更多地来自卢梭的“高尚的野蛮人”学说,或者威廉布莱克(William Blake)对于牛顿力学和“黑暗的撒旦工厂”的仇恨。

反全球化运动提出的抱怨

抗议活动包含各种差异悬殊甚至经常相互矛盾的见解,他们唯一的共同点就是都在抗议。英国记者约翰劳埃德(John Lloyd)认为,许多抗议者坚信,“全球化的本质就是西方或美国资本主义的扩张,这是一种压迫性和剥削性的力量”。抗议者们共同的敌人是“新自由主义全球化”,或者对于不喜欢新马克思主义的术语的人来说,也可以称之为“公司主导的全球化”。总之,他们的对手是自由主义国际化,这里所说的“自由”来自传统的英国英语,而非现代美国英语。反全球化运动的意义不在于他们支持什么,而在于他们反对什么。

这些批评者对于市场驱动的全球化进程提出了如下一些指控:

全球化破坏了单个国家监管国民经济、收取税收、提供公共产品和社会福利的能力;

全球化破坏了民主过程,用不负责任的官僚、公司和市场取代了民主政治的规则;

全球化颠覆了公益性的民主政权,以服务于掠夺性的私人公司的利益;

全球化导致了大面积的贫困,加大了各个国家内部和国家之间的不平等;

全球化摧毁了个体农户的生活方式;

全球化剥夺了穷人能购买得起的药品;

全球化降低了各个国家的真实工资水平,恶化了劳动条件,加剧了世界各地的经济风险;

全球化破坏了环境,导致大量物种灭绝,危害了动物福利;

全球化引起了恶性竞争,各个国家都被迫实行低税收、放松监管和低工资的政策;

全球化的金融市场制造了危机,特别是让落后国家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全球化鼓吹贪婪,把它当成人类行为的原动力;

全球化破坏了各式各样的人类文化……

到目前为止,出现了海量的鼓吹以上这些观点的论述文章,但其中绝大多数既不尊重事实,也缺乏严密的经济分析。唯一的例外似乎是金融市场,在这个话题上有部分世界级的经济学家加入了批评者的阵营,其中最出名的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斯蒂格利茨。还有位很著名的批评者是亿万富翁、投机商乔治索罗斯,是不是很有趣,好像狐狸变成了看门狗。哈佛大学的丹尼罗德里克也是一位学术界的反全球化主义斗士。这些人都代表比较严肃的批评。然而,尽管斯蒂格利茨和罗德里克都是重量级的人物,他们的意见在经济学家们中间却还是属于异类。此外还有无数的五花八门的抗议言论出来,就是为了令读者神经紧张,从歇斯底里的法国作家维维安弗雷斯特到相对冷静的英国思想史专家约翰格雷。位于他们之间的人包括英国记者拉里埃利奥特和丹阿特金森、美国评论家威廉格雷德、剑桥大学的学者诺里娜赫兹、加拿大记者瑙米克莱因、美国国防问题专家爱德华鲁特瓦克以及英国记者乔治蒙比奥特。也别忘了还有政治野心家,如帕特里克布坎南等。

大规模恐怖主义横空出世

2001年9月11日,这个相对舒心的世界发生了一件新型的恐怖的事情,无论对于经济全球化的支持者们还是反对者们来说,感觉都是如此。恐怖分子摧毁了纽约的世贸大楼,重创了五角大楼,第四架被劫持的飞机由于乘客的英勇反抗而提前坠毁。这绝对是个改变世界的时刻,唯一不清楚的是世界将如何改变而已。未来的走向将取决于全世界、尤其是美国将如何应对。

我们可以把这个事件看成伊斯兰世界对西方扩张的反击、人类的邪恶力量的延续、自由派的乐观主义的终结,以及对自由主义全球化的袭击。所有这些观点都言之有据,最后一条亦不例外。对美国的袭击无疑也是对全球化的袭击。执行袭击的人满怀仇恨,他们厌恶西方的自由主义对他们的圣地和价值观的影响,因此采取了这种极端的对“文化全球化”的反击。这个事件似乎还将促使那些有着紧密对外联系的国家关闭商品和人员自由流动的大门。许多观察家,无论是同情还是批判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人,都很快得出了上述结论。

在全球化的支持者阵营中,摩根士丹利公司的首席经济学家斯蒂芬罗奇在袭击发生后立刻在《金融时报》上撰文指出,人员和资本(所幸不包括信息)的流动在今后将变得更加困难。这种限制不是绝对禁止,但相当于某种程度的税收。还有,增加国防开支的压力会增大,这在理论上也会挤压私人投资。可是,装备简陋的恐怖主义组织的威胁毕竟比不上苏联。我们不需要动用庞大的陆海空军,通过先进的情报和安保工作就可以进行控制,不至于赔上一切。

在全球化的反对者阵营中,伦敦经济学院的约翰格雷认为,全球化的失败非但不可避免,而且大有好处。他指出,全球化与马克思主义一样,也是某种吸引人心的长期存在的信念,“对于主张自由市场经济的人来说,通向现代化的道路只有一条,那就是所有的社会都必须接纳自由市场”。格雷教授的讽喻过头了。全球化并不是疯狂的意识形态,而是自由的市场经济随着运输和通讯成本迅速降低而快速实现融合的过程。

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崩溃对世界绝无好处,也并非不可避免。不过,罗奇和格雷在有一点都是正确的:暴力袭击来自那些强烈仇视全球化的人。本拉登的恐怖主义组织就是狂热的反自由主义分子,由于他们的独特出身,这种意识形态穿上了宗教的外衣,而不是打着阶级斗争或民族解放的旗帜。然而,他们的目标终归还是政权,为了夺取政权,他们首要的任务是要确定谁是自己的敌人。他们对穆斯林群众说,跟着我们的旗帜前进,打倒前面的敌人--美国就是我们的敌人,他们梦想重建伊斯兰哈里发帝国。911是对现代社会的沉重一击,袭击者们希望把地球倒转到公元7世纪。他们是现代文明真正危险的敌人。反对全球化的抗议者们是性格各异的淘气的孩子,假如我们无法说服那些充满理想主义的年轻人接受自由世界的经济秩序,这个社会面临冷酷的敌人的时候就不能维持。

……

全球化为什么可行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023年上半年GDP全球前十五强
 百态   2023-10-24
美众议院议长启动对拜登的弹劾调查
 百态   2023-09-13
上海、济南、武汉等多地出现不明坠落物
 探索   2023-09-06
印度或要将国名改为“巴拉特”
 百态   2023-09-06
男子为女友送行,买票不登机被捕
 百态   2023-08-20
手机地震预警功能怎么开?
 干货   2023-08-06
女子4年卖2套房花700多万做美容:不但没变美脸,面部还出现变形
 百态   2023-08-04
住户一楼被水淹 还冲来8头猪
 百态   2023-07-31
女子体内爬出大量瓜子状活虫
 百态   2023-07-25
地球连续35年收到神秘规律性信号,网友:不要回答!
 探索   2023-07-21
全球镓价格本周大涨27%
 探索   2023-07-09
钱都流向了那些不缺钱的人,苦都留给了能吃苦的人
 探索   2023-07-02
倩女手游刀客魅者强控制(强混乱强眩晕强睡眠)和对应控制抗性的关系
 百态   2020-08-20
美国5月9日最新疫情:美国确诊人数突破131万
 百态   2020-05-09
荷兰政府宣布将集体辞职
 干货   2020-04-30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逍遥观:鹏程万里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神机营:射石饮羽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昆仑山:拔刀相助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天工阁:鬼斧神工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丝路古道:单枪匹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与虎谋皮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李代桃僵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指鹿为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小鸟依人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千金买邻
 干货   2019-11-12
 
>>返回首页<<
推荐阅读
 
 
频道精选
 
更多商品
《怀斯曼生存手册Ⅲ:顶级驾驶》(防御性驾驶高级技巧)
东吴法学 2008年春季卷  总第16卷
中华人民共和国常用法律规章司法解释大全
循环经济立法框架研究
2008国家司法考试重点法条关联解读及配套测试
风格秘语
最底层的10亿人:最贫穷国家为何日益衰败?如何起死回生?
阅读中国(法文版)
社会学与生活(插图修订第九版    当当网全国独家  )
再笨一点多好啊(J)—微型小说名作选
静静地坐在废墟上,四周的荒凉一望无际,忽然觉得,凄凉也很美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