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法·中国法与民法法典化-物权和债权之研究

王朝导购·作者佚名
 
罗马法·中国法与民法法典化-物权和债权之研究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参考价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类: 图书,法律,外国法律,欧洲 ,

作者: 杨振山,(意)斯奇巴尼主编

出 版 社: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1-11-1字数:版次: 1页数: 687印刷时间:开本: 大32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62021926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为中意两国学者们共同研讨罗马法中国法中的物权和债权方面的论文集。全书共收集了三十余篇文章,作者涵盖中国和意大利两国学者。因此,论文集内容不仅有中国民法中物权和债权的内容,而且也有意大利国家民法中的物权和债权之内容。因而对中国学者了解两国的此方面内容是一个很好的媒介。

目录

序一

序二

罗马物权法的精神和借鉴意义

罗马法财产权构造的形成机制及近代的演变

新物归属谁?——所有权原始取得:当代法典中的古代法律思想

论物权变动的原因与结果的区分原则

罗马法上的Traditio、Stipulatio与近现代私法上无因性概念的形成

所有权概念分析

论所有权观念的历史演进及其启示

罗马法的所有权制度及其历史沿革

论所有权的限制

买卖中所有权保留之比较研究

用益权:解决所有权难题的一个思路——法律的比较研究

我国土地用益物权制度研究

地上权:从罗马法到现行意大利民法典

土地使用权是与土地所有权同等对待的土地他物权——兼与《“土地使用权”是独立的不动产物权》等文共同探究

从罗马法的土地分散利用体制看中国土地使用权制度设计

取得时效制度若干问题探讨

论诚实信用原则在契约法中的推进

单纯合意即形成债:论罗马债法中的合意主义——从历史的足迹到中国债法之引人注目的演进

自然之债

意大利民法典(债编)对罗马法的继受

台湾地区“民法”债编部分修正条文要论(债各部分)

后世私法对罗马法Actio Pauliana的继承及中国法上债权人撤销权的构成

保证人抗辩权及其罗马法溯源

传统与变革:保证法律制度原理探析

中国的新《合同法》、作为其基础的罗马法

……

书摘插图

罗马物权法的精神和借鉴意义

张玉敏

物权法是罗马法上最成熟的法律制度之一。罗马物权法不仅有完备的确认物的归属的所有权制度,而且有发达的调整物的利用关系的他物权制度。罗马法学家关于物和物权的一系列精辟论述,今天读来仍能给人许多启迪。研究罗马物权法的制度及其所蕴含的精神,对于我国正在制定的物权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物的分类和所有权制度

(一)物的分类

无论盖尤斯或查士丁尼的《法学阶梯》,还是《民法大全》,都从物的分类人手,开始其物权法的规定或阐释,其分类之详尽和科学,令今天的民法学者叹服。

罗马法关于物的概念与我们今天的概念有很大的区别。其根本的区别在于,罗马法上的物不以客观存在的物质为限,罗马人是在财产这个意义上来理解物的,凡能构成主体财产的东西,都是物。

因此,罗马法首先将物分为有形物和无形物,按其性质能被触觉感觉到的东西是有形物,不能被触觉感觉到的东西是无形物。无形物指的是各种权利,如继承权、用益权、使用权、债权、地役权等。虽然在今天看来,这种分类的科学性不无疑问,但是,在当时这种认识无疑对保护主体的财产权利有重要意义,人们可以借助所有权的各项制度来保护对于无形物的权利。即使今天,我们也仍然可以看到、听到关于诸如商标的所有权、专利的所有权、著作权的所有权等将权利作为所有权客体的提法,在所有这些场合,人们不会对这种表达的含义发生误解。

……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