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前应具备的50种能力(精华版)

分类: 图书,自我实现/励志,人生规划,
作者: 张振忠编著
出 版 社: 中国物资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5-1字数:版次: 1页数: 220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04728517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35岁是人生中的一道坎儿,是人生的分水岭,能力决定人生成败,能力是当今社会的生存之本;能力会使你把握机遇和创造机遇,能力会使你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能力是你生活幸福的有力保障,能力会使你对人生充满信心和希望。
35岁前发现自己的能力和提高自己的能力,使自己成为一个能力强人。唯有如此,才能保证我们一生的幸福和成功。应具备的当今社会,要要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就应培养以能力本位作为人生价值取向和推崇“我能故我在”的人生观。50种能力。
内容简介
在人生的长河中,35岁前是人生最具有激情、最具有创造力和最容易成功的时期。一个人如果在35岁前还没有“立”起来,还没有成功,那以后想获得成功就难上加难了。人生的成功基本上是由个人的能力大小决定的,因此,我们一定要在35岁前炼就出保证自己成功的各种能力。
目录
序论——能力决定人生成败
观察能力——火眼金睛,洞细察微
记忆能力——打造过目不忘的超级大脑
思维能力——有思路,才有出路
想象能力——展开心灵的翅膀
创新能力——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
控制情绪能力——把情感装入理性之盒
心理调节能力——维护健康的心灵
维护健康能力——身体是成功的本钱
潜能拓展能力——释放生命的潜在能量
自我反省能力——认识自己是最高的智慧
自律能力——控制自己是最强的力量
自我激励能力——人生动力的源泉
自我完善能力——改变和克服自身的弱点
自救能力——保证自己的生命安全
意志能力——无坚不摧,无往不利
理财投资能力——财富是幸福的基础
交际能力——人脉是钱脉,人脉是成功
沟通能力——让他人的心灵与自己共鸣
演讲能力——好口才增添自我魅力
说服能力——说服力创造成功机会
谈判能力——靠“铁齿铜牙”战胜对方
口头表达能力——炼就出色的三寸不烂之舌
书面表达能力——文采斐然,妙笔生花
合作能力——在和他人的双赢中获胜
竞争能力——战胜对手,夺取胜利
幽默能力——做一枚生活的开心果
信息吸纳能力——把握时代的脉搏
目标管理能力——朝着明确的方向前进
把握机遇能力——别让‘‘幸运”擦肩而过
解决问题能力——摆平成功路上的“拦路虎”
化解危机能力——从不幸中发现幸运
适应环境能力——调整自我,迅速适应新环境
学习能力——广收博纳,不断进步
应变能力——脑子随着情况变
策划能力——运筹帷幄,控制成败
预见能力——超前谋划,避免人生危机
行动能力——成功人生在于躬行
抗挫能力——不放弃努力就不算输
人生定位能力——规划成功的导航图
自我推销能力——内修外饰,彰显自我风采
创业能力——掌握白手起家的资本
组织管理能力——有效地统筹利用各种力量
识人能力——锐眼识别他人心
用人能力——调动和发挥下属的力量
领导能力——做一只杰出的“领头羊”
分析能力——理清脉络,把握重点
决策能力——果断地做出正确选择
技术能力——做领域里的一把好手
特长能力——成就独一无二的自己
时间管理能力——掌控时间等于延长生命
书摘插图
观察能力——火眼金睛,洞细察微
人类获得的知识绝大多数都是通过听觉和视觉的渠道传人大脑的。人们常用“聪明”二字来概括人的智力,聪明就是耳聪目明的意思,顾名思义,聪明首先应当包括观察能力。
可见,观察能力是人类智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切科学发明和艺术创造的前提。人们如何有效地使用自己的眼睛,是我们认识世界、提高智力的前提。
一个有敏锐观察能力的人,总是注意留心身边的事情,哪怕是一些小事,也不愿意随意放过。他们往往能够通过各种各样的小事,看透事物的本质,通过进一步的深入思考,从而获得成功。
一次,苏联红军与德国法西斯军队相持不下。一天,在两军阵地交界处不远的地方,一位正在值勤的苏联红军战士突然发现德军阵地上有一只猫,他马上想到,能够养猫的必定是德军的高级军官,那个地方很有可能就是德军的指挥部。接着经过继续观察,一连两天他都发现猫经常出现,从而更加肯定了自己的判断。他很快把这个情况向上级做了汇报。
苏联红军很快调集炮兵,向那个地方进行猛烈炮击。战役结束后得到情报说,那个被彻底摧毁的地方果然是德军的一个司令部。
一个士兵看到一只猫而联想到德军的高级军官,这就是细致的观察能力所起的作用。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却没有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他们对日常事物熟视无睹,结果错过了很多机会。其实观察能力不仅有助于人们发现机遇,很多日常问题也都可以通过细致观察而找到答案。
观察能力有时会很直接地给人们带来幸运。
在美国蒙大拿州西部边境比特鲁特山边的达比镇,人们好多年都习惯于仰望那座晶山。晶山之所以获得这个名称是因为它被侵蚀而暴露出一条突出的狭窄部分,这部分是微微发光的晶体。
早在1937年这儿就修建了一条直接越过这块露面岩层的小径。此后一直到1951年,并没有一个人耐烦地弯下身子去捡起一块发亮的矿物质,好好地把它观察一下。
1951年,两个达比人康赖和汤普生来该地办事,看见这种矿物躺在小镇的道路边,他们拾起来看后十分激动。因为他们知道这种矿物可用于制造原子能,便立刻在晶山上立柱,表示所有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