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时代的对话

王朝导购·作者佚名
 
建构时代的对话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参考价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类: 图书,文化,文化理论,

作者: 龚举善 著

出 版 社: 中国戏剧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6-1字数: 305000版次: 1页数: 372印刷时间: 2008/06/01开本: 32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104027409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新世纪的学术批评更加强调建构品质。借此背景,本著所收论文以“对话”方式讨论了四方面的问题:一是关于多元时代中国文化的应对智慧以及新世纪文学宏观走向的辨析,二是有关文艺理论与文学批评建构问题的感性评价,三是关于对话机制中某些文学现象或具体理论文本的批判性检视,四是对于当下报告文学理论与实践问题的梳理与商讨。

作者简介

龚举善,1964年10月出生,湖北竹溪人。郧阳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武汉大学文学院兼职硕士生导师,第四届鲁迅文学奖审读专家。全国报告文学理论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新文学学会理事、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文艺理论文摘编委、湖北省散文学会副会长、湖北省文艺理论家协会理事等。《人文杂志》、《江汉论坛》、《文艺理论与批评》等重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合作编写10余部高校文科教材教参,出版《走过世纪门》、《文坛边上的搜索》、《中国文学的现代风度》、《转型期报告文学论纲》等多部学术专著。

目录

当下文化的多元建构与对话空间

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应对的中国智慧

“新世纪文学”的基本趋向

消费时代儿童文学的文化身份与叙事路向

全球化语境下生态批评的生命智慧与文学盟约

全球化时代的公共经验

生存意识的觉醒与生命哲学的现代转型

理解的文本与阐释的方向

文学理论走向新世纪

世纪之交中国文学批评学的学科审视

跨世纪文论话语的两难处境与重建吁求

文学研究的本体复归与跨学科建构

转型期文学批评的现实主义关怀

人文情愫与现代视野

蔡仪美学建构的现代批判

斯诺文学创作中的现代生态观念

果戈理艺术思维中的“象征”意义

契诃夫创作中的“苦恼”表达

“回归”视域中的澳门文学

闻一多:一百年的祭典

试论张爱玲小说中的“残缺性”

也谈“朱门酒肉”之香臭

苏轼创作思想的现代梳辨

网络时代报告文学理论研究的拓展

报告文学理论探赜的刚性引领

建构时代纪实文学的家园意识

消费年代报告文学的叙事伦理

开放语境下报告文学的文体谱系

趋异时代报告文学的价值取向

全球化时代报告文学的文学维度

消费时代报告文学的文体力量

后传媒时代报告文学的生长空间

转型期反腐报告文学的建构向度

反法西斯报告文学的当代意义

消费时代报告文学的八大问题

《革命百里洲》的拓展意义

《大江北去》的写作支点与表达智慧

后记

书摘插图

当下文化的多元建构与对话空间

作为人类社会的重要存在方式,“文化”与人类自身拥有同样久远的历史。古代中国的“文化”一词专注于精神范畴的“文治教化”;西方的Culture源于拉丁语和中古英语,初具耕耘、种植之意,尔后延伸到精神活动领域。按《社会学词典》的界定,“文化”结构分为三个基本层次——物质文化,即人类劳动创造的全部物质产品;规范文化,也就是调控人们日常生活行为的规范体系;认知文化,指人的思想、态度、价值等观照世界的手段。究其实,文化是人类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来认识改造自然客体而逐步实现自身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过程,其成果既体现为自然面貌的改变,也表现在人类个体与群体素质的不断进化方面。

以文学艺术为代表的审美文化是总体文化的一个“子场”,其内涵在过去有着纷繁各异的界定。综合历史上中西方古典艺术的基本价值追求,较为一致的看法是,审美文化讲究诗意化的韵致,追求个性、自由和超功利性。目下,世界范围内的新科技革命浪潮日趋威猛,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日渐突显,各种思想、观点也在不断地交锋磨合。不难判断,伴随着全球化语境的逐步强劲,审美文化也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工具理性所带来的实用原则和消费享乐观念也会造成审美格调的下移趋向。鉴于此,认真探讨中国审美文化的现状与发展前景,使之在高新技术时代能生成一种符合现代人生存、实现人性全面健康发展的价值形态,便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这方面,前苏联著名文艺理论家巴赫金的“对话理论”和法国先锋派理论家托多罗夫的“对话批评”以其博大、深邃、包容、开放的文化观念为我们当下的审美文化建设提供了可贵的理论资源和必要的方法论启示。

……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