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女英雄传(袖珍文库)

分类: 图书,小说,中国古典小说,
作者: (清)文康著;刘中桥改编
出 版 社: 四川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4-2字数: 199000版次: 2页数: 397印刷时间: 2008/04/02开本: 大64开印次: 2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41126802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清时康雍年间,“醇儒”安学海在垂老之年出任河工知县。因不善于逢迎上司,被革职拿问。其子安骥闻讯筹金住救,途中误投能仁寺,险遭凶僧杀害,幸亏立志为父报仇的侠女十三妹弹杀凶僧,始免于难。同时获救的有村女张金凤及其父母。十三妹做媒,将张金凤许配与安骥,并解囊赠金,借弓懓寇,使安骥一行人平安到达淮安。此时安学海的案情,已为钦差查清,冤屈得以伸雪。但安学经过这声宦海风波,弃官不做,以“还弓取砚”的线索找到了十三妹。十三妹原名何玉凤,系被纪献已被诛杀,大事已了,心无所系,本想出家,后来经过壮士邓九公等人的劝导,她嫁给了安骥。在安学海的细心指导下,安骥中举,翌春又点探花,从翰林院编修,逐步升到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简放山东学政,政声载道,位极人臣。
作者简介
文康,姓费莫氏,字铁仙,一字悔庵,笔名燕北闲人,满洲镶红旗人氏。他大约生天十八、十九世纪之交,卒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其曾祖、祖父都是朝廷重臣,父叔辈也都是显赫人物。文康祖辈多以军功起家,所以他也不由科举进取,而以出资捐为理藩院郎中,后升迁天津兵备道,继而调任凤阳通判、荣昌知县。丁忧归里后,又被任命为驻藏大臣,因患病未能赴任。由于[子孙不肖]、家产败光,到了晚年,竟至穷困得[除笔墨外无长物]。这部《儿子英雄传》便是在这种境遇中写作的。
目录
第一章中五魁垂老放外任
第二章触河台蒙冤困淮安
第三章行路难主仆暂分手
第四章悦来店姑娘寻因由
第五章遭暗算公子宿古庙
第六章杀恶僧侠女破山门
第七章探地穴张金凤脱险
第八章说身世十三妹隐名
第九章当月老红丝变白刃
第十章吟新词宝砚换雕弓
第十一章胡县官糊涂销巨案
第十二章安公子安然慰双亲
第十三章乌钦差巡按淮安府
第十四章安老爷走访禇家庄
第十五章酒合欢演义十三妹
第十六章话投机巧计设连环
第十七章借雕弓灵前赚侠女
第十八章忆注事当面话恩仇
第十九章何玉凤改妆全孝道
第二十章众豪杰叩灵青云峰
第二十一章返故乡婉转依慈母
第二十二章开菊宴苦口激新郎
第二十三章邓九公酒醉戏宵小
第二十四章安老爷庭训传衣钵
第二十五章科场异兆举业如梦
第二十六章探花及第满路春风
第二十七章道情唱破人间世相
第二十八章御笔钦点华国文臣
书摘插图
第一章中五魁垂老放外任
《儿子英雄传》这部书近不说残唐五代,远不讲汉魏六朝,讲的是清朝康熙末年、雍正初年一桩公案。
这桩公案缘起于京城的一户安姓满人世家。这位安老爷是弟兄两个,大哥早年去世,只剩他一人,双名学海,表字水心,人都称他安二老爷。论他的祖上,也曾跟着清世祖征过高丽,平家察哈尔,仗着汗马功劳上头,挣了一个世职。进关以后,累代相传,京官、外任都做过了。到了这安二老爷身上,世职袭完,靠着读书上进。所喜他天性高明,又肯留心学业,二十岁上就进学中举。怎奈他“文齐福不至”,会试了几次,任凭是篇篇锦绣,字字珠玑,就考不上一名进士。到了四十岁开外,还依然是个老孝廉。安夫人佟低,也是出身世家的闺秀,性情贤慧,相貌端庄,针女工不用讲,就那操持家务,支应门庭,真算得起安老爷的一位贤内助。只是他家人丁不旺,安老爷夫妻直到三十以后才得了一位公子。
这位公子自幼伶俐聪明,安老爷夫妇十分疼爱。因他生得白净,乳名儿就叫做玉格,单名一个骥字,表字千里,别号龙媒,指望他将来如“天马云龙,高飞远达”。年方五岁,安老爷就教他认字,十三岁上,就把《四书》《五经》念完,开笔做文章做诗。过了两年,正逢科考,就给他报了名字。接着院考,竟中了个本旗榜首。于是又埋头做起举业的功夫来。那时候公子也渐渐长成,出落得目秀眉清,温文儒雅。只因生活的尊贵,还是乳母丫鬟围随着服侍。慢说外头的戏馆、饭庄、东西两庙不肯叫他混跑,就连自己的大门,也从不曾无故地出去站站望望,就连见个外来的眼生些的妇女,也都会臊得小脸儿通红,竟比个女孩儿还显得腼腆,连起码的人情世故、接待应酬都一窍不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