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北旅游地质文化\李伟__旅游地质系列丛书

分类: 图书,经济,各部门经济 ,旅游经济 酒店管理 ,
作者: 李伟,杨世瑜著
出 版 社: 冶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4-1字数: 135000版次: 1页数: 150印刷时间: 2008/04/01开本: 大32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02444990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本书的主要观点为:第一,滇西北旅游地质资源开发,需要从产品设计、开发方式、营销品牌等许多方面阐释其文化内涵,并获得文化支撑。这种文化包含有地质学的科学思想、大众文化精神和区域少数民族文化内容;第二,滇西北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凭借其智能和智能传递系统构建起各具特色的生计方式,以应对其生存环境,积累了丰富的环境经验。通过挖掘滇西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关于环境保护的文化手段,并移植到旅游地质资源与环境保护的实践中,才能使这种保护有效地实现。
内容简介
本书共有7章。在导论中,对旅游地质文化基本理论进行了探讨,概述了滇西北区域地质背景;第2、3章详述了滇西北地质环境对区域文化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和作为旅游资源的地质要素及其文化内涵;第4、5章分析了滇西北区域性旅游地质文化,研究了滇西北旅游地质文化的应用;第6、7章概述了作者对滇西北旅游地质文化发展的研究。
本书适合地质学、旅游学、地理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等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参考阅读。
目录
1 导论——旅游地质文化基本理论探讨
1.1 旅游与地质要素的逻辑关系
1.2 旅游地质与文化的对应关系
1.3 旅游地质文化的性质及内涵
1.4 旅游地质文化的功能和作用
1.4.1 旅游地质文化的功能
1.4.2 旅游地质文化的作用
1.5 旅游地质文化的基本构成
1.5.1 旅游地质资源与产品文化
1.5.2 旅游地质景区经营与管理文化
1.5.3 旅游地质环境保护文化
1.6 旅游地质文化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1.6.1 旅游地质文化的研究内容
1.6.2 旅游地质文化的研究方法
1.7 旅游地质文化研究意义
1.7.1 有效地普及地质知识,提高全民族的素质
1.7.2 旅游地质文化研究使区域旅游创建一种新型的旅游品牌
1.7.3 旅游地质文化研究将有助于旅游地质环境的保护和地质灾害防治
1.8 旅游地质文化研究的理论难点
1.8.1 对旅游地质文化研究难题的认知
1.8.2 对旅游地质文化研究的理解
2 滇西北区域地质背景概述
2.1 南北向紧密并列的条状高山纵谷
2.1.1 三江并流
2.1.2 四大条状高山并列
2.2 地形地貌复杂多样
2.2.1 层状地貌
2.2.2 峡谷地貌
2.2.3 冰川地貌
2.2.4 花岗岩侵蚀峰丛和高山丹霞地貌
2.3 深大断裂密集
2.4 新构造运动十分活跃
3 滇西北地质环境对区域文化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3.1 相对郁闭的生存环境导致峡谷文化的原始性
3.2 作为人类交流通道的峡谷导致峡谷文化的汇聚性
4 作为旅游资源的地质要素及其文化内涵
4.1 科考性旅游地质资源及其文化内涵
4.2 观赏性旅游地质资源及其文化内涵
4.2.1 滇西北观赏类地质景观的科学性文化内涵
4.2.2 滇西北观赏类地质景观的审美文化内涵
4.2.3 商品性旅游地质资源及其文化内涵
5 滇西北区域性旅游地质文化分析
5.1 复杂的神山文化系统
5.2 复杂的神湖文化系统
6 滇西北旅游地质文化的应用研究
6.1 滇西北旅游地质资源开发的文化应用
6.1.1 怒江一独龙江旅游地质景观片区
6.1.2 云岭旅游地质景观片区
6.1.3 香格里拉旅游地质景观片区
6.2 滇西北旅游形象设计的地质文化应用
6.3 滇西北旅游地质资源环境保护的文化应用
7 滇西北旅游地质文化发展研究
7.1 旅游地质文化研究未来发展特征
7.2 滇西北旅游地质文化研究范畴
后记
参考文献
The Research on Tourism Geologic Culture in the Northwest of Yunnan
书摘插图
第1章导论——旅游地质文化基本理论探讨
1.1 旅游与地质要素的逻辑关系
旅游是现代社会生活中人们所追求和向往的一种另类生活方式。工业革命后,现代产业高度集中,形成了人口密集化的新型聚落——城市。由于城市空间环境的狭小、生活节奏的加快、生存压力的增大,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产生了对立。故而人们在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后,产生了第三类需求,即生态需求。人们向往摆脱现实生活方式,寻求一种能够满足自身生态需求的另类生活方式。这就是现代旅游产生和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随着现代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生态理念、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大众中的普及并逐渐成为大众社会意识的一部分,人们产生了认识自然、亲近自然、理解自然和保护自然的伦理道德观。这就导致了现代旅游产品形式和内容的一系列变化。
地质作为自然环境的一个组成要素,主要表现为岩石圈层的组成、结构及其运动变化规律。从地球的演化过程看,地质要素是环境组成要素中最古老、最原始和最基本的要素。它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其他要素的形成与演变。因此,地质要素的特性不仅可以通过矿物、岩石、岩层、构造、地质运动和地质遗迹展现出来,而且可以通过组成环境的其他要素如地貌、气候、水文、土壤和生物,乃至人类的某些文化特征予以折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