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实用版)

王朝导购·作者佚名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实用版)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参考价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类: 图书,法律,法律法规,法律法规释义,

作者: 国务院法制办公编

出 版 社: 中国法制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7-1字数: 33000版次: 1页数: 55印刷时间: 2007/05/01开本: 大32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802264076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人免不了生病,看病求医都希望有优质的服务,如果发生医疗事故则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伤害,因此,医疗事故是百姓最关注的社会问题之一。《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是我国医疗实践经验的全面总结,是医疗事故能够得到公开、公平、公正、及时、便民解决的基本准则,也使患者的合法权益得到了有力的保障。

医疗事故的处理主要包括对医疗事故的技术鉴定,对发生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行政处理,对患者的赔偿三个方面的内容;《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改变了过去医疗事故鉴定由卫

生行政部门组织的做法,规定由医学会负责组织专家进行,将行政处理与专业技术鉴定严格区分,从而保证了医疗鉴定结论的科学性和作为处理医疗事故依据的效力。

解决医疗事故纠纷可有三条途径:一是通过医患双方自愿协商;二是申请卫生行政部门调解;三是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法院会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作出裁判。

目录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2002年4月4日)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2002年7月31日)

医疗事故分级标准(试行)(2002年7月19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参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审理医疗纠纷民事案件的通知(2003年1月6日)

实用附录:

医疗事故赔偿流程图

医疗事故鉴定流程图

医疗事故分级表

医疗事故赔偿计算公式

书摘插图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2002年2月20日国务院第55次常务会议通过2002年4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51号公布自2002年9月1日起施行)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医疗事故的预防与处置

第三章医疗事故的技术鉴定

第四章医疗事故的行政处理与监督

第五章医疗事故的赔偿

第六章罚则

第七章附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立法宗旨〕为了正确处理医疗事故,保护患者和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维护医疗秩序,保障医疗安全,促进医学科学的发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医疗事故的概念〕本条例所称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医疗机构,是指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审查批准设立并且颁发《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从事疾闰诊断、治疗活动的医院、卫生院、疗养院、门诊部、诊所、卫生所(室)以及急救站等。

第三条〔基本原则〕处理医疗事故,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及时、便民的原则,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做到事实清楚、定性准确、责任明确、处理恰当。

第四条〔医疗事故分级〕根据对患者人身造成的损害程度,医疗事故分为四级:

一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的;

二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

三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

四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的。

具体分级标准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

……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实用版)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