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电影史

分类: 图书,艺术,影视艺术,影视理论,
作者: (美)克莉丝汀汤普森等著
出 版 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4-1-1字数: 800000版次: 1页数: 677印刷时间: 2008/03/01开本: 16开印次: 4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301060964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世界电影史》是一部在欧美电影史论界广有影响的世界电影史著述,也是一本在西方国家十分畅销的电影教科书,美国许多大学的电影系和传播系均以此书作为教材。此电影史论浩繁渊博,系统周详,上至电影诞生,下至20世纪80年代,主要从剧情(故事)影片、纪录影片、先锋实验影片三大块来综述百年电影发展史。本书电影史的体系架构相当具有自己的独创性,除了电影艺术、电影美学风格、电影大师等方面的系统论述之外,本书对电影工业的发展也有资料详尽的独到论述。本书无论在电影史的整体外观,还是在某些特殊细节上都提供了对电影史形貌的新颖见解,不仅是一次对世界电影历史的生重新整合,也是对世界电影研究学术史的一次系统探索和批判。
本书从三个原则性问题介入电影的历史:
1.电影媒介是如何被运用,即电影语言是如何逐步产生、发展、成熟并规范化的?
2.电影工业的环境——电影制作、发行与演映的状况如何影响电影媒介的发展?
3.电影艺术的世界性潮流与电影市场的国际化趋势是如何出现的?
目录
导论一电影史构架与写作的三个原则性问题
导论二历史、历史书写与电影史
第一部分早期电影
第一章早期电影的摄制与放映:1880年代-1904
第一节法国电影工业的成长
第二节英国与“布莱顿学派”
第三节美国:电影业的竞争与爱迪生的东山再起
第二章电影国际性的扩张:1905-1912
第一节欧洲的电影制作
一法国的电影
二意大利的电影
第二节美国电影的崛起
一剧情影片的崛起
二明星制
三电影中心向好莱坞迁移
第三章国家电影、古典好莱坞电影和第一次世界大战:1913-1919
第一节国家电影的兴起
一德国
二意大利
三法国
第二节古典好莱坞电影
一制片厂制度的形成
二1910年代的好莱坞电影生产
三电影作品与电影工作者
第二部分晚期默片1919-1929
第四章1920年代的法国电影
第一节法国印象派电影运动
一印象派电影与电影工业的关系
二印象派的形式特性
三印象派的形式特性
四法国印象派电影运动的终结
第五章1920年代的德国电影
第一节战后德国电影的类型与风格
一历史巨片
二德国表现主义电影运动
三德国室内剧电影
四表现主义运动的结束
第六章1920年代的苏联电影
第一节1918-1920:战时共产主义时期的艰难处境
第二节1921-1924:新经济政策下的复苏
第三节1925-1933:成长、外销与国家逐渐掌控
一电影工业的演变
二新生代导演
三蒙太奇电影工作者的理论著述
四苏联蒙太奇的形式与风格
第七章好莱坞默片晚期:1920-1929
第一节制片厂的电影拍制:导演、明星与类型
一1920年代初期预算庞大的电影
二若干次要类型电影得到初步确立
三新的投资和大制作影片
四适度预算和反传统的电影
……
第三部分有声电影的发展1926-1945
第四部分战后时期1946-1960年代
第五部分当代电影1960年代以来
译后记
片名索引
人名索引
书摘插图
第一部分早期电影
第一章早期电影的摄制与放映:1880年代-1904
在1890年代中期电影刚出现时,电影还是一个让人感到新鲜迷人的玩意儿,它无疑是处于维多利亚时代广泛多样的休闲活动背景之下的产物。
在19世纪晚期,很多家庭都拥有如走马灯这样的视觉玩具。家庭中也常会有望远镜或是手提视镜,这种手提视镜通过置印有照片的一种长方形的卡,能够制造出三维空间的视觉效果。一套卡常描绘异国风光或讲述经过安排的故事。许多中产阶级家庭还有钢琴,全家人可以围着钢琴唱歌。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也使廉价的通俗的小说广为传播。新开发的照片印制能力也使得可以带着读者神游海外的旅游书籍大量出版。
广泛而多样的大众娱乐也随处可见。除了很小的市镇,几乎各地都有戏院,巡回演出的剧团也走遍全国。这些剧团上演话剧,或用魔幻灯片展现他们的演讲,或用新发明的留声机把大城市管弦乐团音乐会的音乐带给广大民众。歌舞剧团为中产阶级的观众表演多彩多姿的节目,如动物表演、掷盘特技和打闹喜剧。低俗滑稽剧提供了相似的杂耍把戏,但是因为它们粗俗的大闹和偶尔的暴露,不太适合于家庭观赏。居住在大都市里的人们,也可以到游乐场玩乐。
作为一个新媒介,电影很快就顺理成章地成为这些多姿多彩的大众娱乐家族中的一员。与我们前文所提到的早期电影一样,这些电影大多是一些非剧情的“纪实”性短片。它们大多是呈现异国风光的“景观影片”或旅游短片。新闻事件则可以在被称为“时事影片”的短片上看到。但广播和电视新闻的发明则还要在此后好几十年,而且当时出版的报纸通常还是使用绘图而不是照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