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寻阳觅踪

分类: 图书,文化,地域文化,其他地域文化,
作者: 吴国富著
出 版 社: 江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4-1字数: 240000版次: 1页数: 333印刷时间: 2008/04/01开本: 32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210038221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对于蓄势腾飞的九江学院来说,本书的编辑出版,作为庐山文化研究的系统工程,它将成为九江地方文化建设的一个凸显亮点,成为高校参与地方经济文化建设的一种有益实践;同时也为打造九江学院的人文精神奠定厚重的人文基础。本书应具有丰富的包容、开阔的视野、高远的目标,既显示庐山文化的大气,也显示九江学院努力追求的目标和境界。
作者简介
吴国富(1966—)男,江西武宁人,浙江大学文学硕士,江西九江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陶渊明、元代文学,在《文献》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多篇,有专著《全真教与元曲》,列入“江西社会科学文库”。
目录
第一章 寻阳与陶渊明的诗文创作
第一节 寻阳与陶渊明的《搜神后记》
第二节 早期陶集在江州的传播
第三节 寻阳及周边与桃花源的原型
第二章 寻阳与陶渊明的家世
第一节 陶渊明为陶侃“曾孙”的歧义
第二节 陶侃的寻阳遗踪与陶渊明
第三节 陶渊明的父亲、家叔探秘
第四节 寻阳与青少年时期的陶渊明
第五节 分布在寻阳的陶渊明后裔
第三章 陶渊明寻阳遗踪
第一节 柴桑城与柴桑山之谜
第二节 依山傍泽的园田居
第三节 再探上京、栗里
第四节 靠近寻阳的南村
第五节 寻阳西南九十里的陶渊明遗迹
第四章 陶渊明与庐山东林寺
第一节 陶渊明与东林寺的关系
第二节 东林寺与陶渊明的作品
第三节 东林寺与陶渊明祖先的佛教故事
第四节 《拟古》九首与周续之
后记
书摘插图
第一章寻阳与陶渊明的诗文创作
第一节寻阳与陶渊明的《搜神后记》
《搜神后记》一书,是否为陶渊明所作,历来颇有争议。但在梁朝的《高僧传》中,已提到陶渊明的《搜神录》,应该就是《搜神后记》。近年来学者做了一些考证,认为不需怀疑《搜神后记》为陶渊明所作,但其中掺入了一些伪作也是事实。近年来,有李剑国作《新辑搜神记、新辑搜神后记》,对其中作品作了大量的考证辨伪工作,值得参考。本书以此为底本,分析《搜神后记》的故事发生地以及相关人物、发生年代,发现《搜神后记》的故事地点基本上以寻阳为中心向邻近的南北区域辐射,而发生年代也与陶渊明的情况吻合。
李剑国所辑《搜神后记》,共收录故事99篇,《白水素女》没有收入,但一般认为出自《搜神后记》;另外辑有伪作24篇。本书选择他认为是真作的99篇加上《白水素女》,进行考察分析,可以发现有具体地点或者根据人物可以推知地点的作品75篇(不包括外国及割据政权),其他为没有具体地点或明显标为外国或割据政权的作品。按照两晋的行政区域,这些作品地点的分布情况如下:
1.与扬州有关的故事有26篇:
其中与扬州会稽郡有关的有10篇:《袁柏根硕》《沙门昙游》《谢奉》《魏金》《陈阿登》《乌龙》《会稽老黄狗》《张姑子》《吴望子》《朱弼》。
与扬州吴郡有关的5篇:《素衣女子》《山魈》《马势妇》《流俗道人》《古冢老狐》。
与扬州丹杨郡有关的4篇:《郭璞自占》《建业妇人》《鲁肃墓》《王坦之》。
与扬州毗陵郡有关的3篇:《蕨蛇》《虎卜》《阿鼠》。
与扬州其他郡有关的4篇:《雷公》《阿香》《临海射人》《葛辉夫》。
2.与荆州有关的故事有16篇:
其中与长沙等郡有关的3篇:《梅花泉》《蛟子》《掘头船渔父》。
与荆州驻地有关的6篇:《韶舞》《毛宝军人》《斛茗瘕》《殷仲堪》《阿马》《桓大司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