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

王朝导购·作者佚名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参考价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类: 图书,法律,法律法规,司法解释,

作者: 本社 编

出 版 社: 中国法制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9-1字数: 16000版次: 1页数: 28印刷时间: 2006/09/01开本: 大32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802264427包装: 平装目录

最高人民法院公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

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

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节录)

书摘插图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

2006年7月10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393次会议通过法释[2006]6号

为正确审理劳动争议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相关法律规定,结合民事审判实践,对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补充解释如下:

第一条 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对下列情形,视为劳动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的“劳动争议发生之日”:

(一)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产生的支付工资争议,用人单位能够证明已经书面通知劳动者拒付工资的,书面通知送达之日为劳动争议发生之日。用人单位不能证明的,劳动者主张权利之日为劳动争议发生之日。

(二)因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产生的争议,用人单位不能证明劳动者收到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书面通知时间的,劳动者主张权利之日为劳动争议发生之日。

(三)劳动关系解除或者终止后产生的支付工资、经济补偿金、福利待遇等争议,劳动者能够证明用人单位承诺支付的时间为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后的具体日期的,用人单位承诺支付之日为劳动争议发生之日。劳动者不能证明的,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之日为劳动争议发生之日。

第二条 拖欠工资争议,劳动者申请仲裁时劳动关系仍然存续,用人单位以劳动者申请仲裁超过六十日为由主张不再支付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用人单位能够证明劳动者已经收到拒付工资的书面通知的除外。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