衙门里这些事儿

王朝导购·作者佚名
 
衙门里这些事儿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参考价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类: 图书,法律,法的理论,法律史学,

作者: 冯玉军著

出 版 社: 法律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12-1字数:版次: 1页数: 241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I S B N : 9787503678165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本书是作者在中央电视台12套《法律讲堂》栏目中的讲稿。作者用平实、生动的语言,为读者讲解了古代衙门里的故事。许多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发人深省,包括电影《投名状》的故事原型“张汶祥剌马案”。

电影《投名状》的故事原型。

本书跨越千年,通过对历代衙门案例的研究和分析,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探求法律制度和法律精神的变化,引导读者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和法制特色,明白这案例、事件、人物对于当今法制建设的启发意义,在一种轻松自在地观赏当中使国民法律素质得到提高,使其人文修养得到滋养。

内容简介

作者以学者和讲述人的身份,对中国传统法律思想文化中有典型意义的案例、事件、人物进行绍介与描述,并结合当代中国法制建设的各种问题进行评析,面对最普通的读者宣讲历史上发生过的或者戏剧当中耳熟能详的法律故事深入浅出,力求趣味性、知识性和思想性的有机统一。从而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和法制特色,明白这案例、事件、人物对于当今法制建设的启发意义,在一种轻松自在地观赏当中使国民法律素质得到提高,使其人文修养得到滋养。从内容上,不仅要求断狱故事(以案讲史)、法制人物(以人讲史),更要求就法论事、以人说法,借古说今。而从自我准备的方面看,就是追求一种深广的理论和历史的视角,一种更加关切现实生活的念度,培养和增强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效率。

作者简介

冯玉军,1971年出生,汉族,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法学博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爱德华基金项目访问学者、哈佛大学法学院访问学者(2005—2006),日本一桥大学法学院高级访问学者(2007)。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法律硕士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欧盟信息社会项目特聘资深专家,美国法律与社会协会(theLaw and Society Association)成员,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理事,兼职律师(1993年)。湖南大学法学院、兰州理工大学、甘肃政法学院兼职教授,南京邮电大学信息法律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中央电视台第十二频道法律讲堂“故事与法”栏目主讲人,北京电视台“北京市企业职工岗位培训‘法律基础’课程”特聘主讲人。

目录

序言:在有趣的故事当中感受法律文化

“和”为贵的儒家化审判

情理法相结合的妙判

证据确凿巧断疑案

城隍庙里审冤案

打官司的由来

绝妙好判

审不厌诈

检讨清官

古代人性化制度

秦汉之际法律嬗变

清代文字狱

唐太宗的故事

狄仁杰的故事

包青天的故事

海瑞的故事

“苏三起解”话古今

乔太守乱点鸳鸯谱

并不看门的“门子”

漫说“刀笔吏”

我国古代的捕快

窦娥冤

重刑重罚的明初四大案之一:皇帝的盛怒与“莫须有”的明初空印案

重刑重罚的明初四大案之二:皇帝的十曾恶与郭桓贪污案

重刑重罚的明初四大案之三:皇帝的猜忌与胡惟庸、蓝玉谋反案

重刑重罚的明初四大案之四:空前绝后的族刑案——方孝孺被诛十族案

清末四大奇案之一:正说“杨乃武与小白菜”案

清末四大奇案之二:张汶祥刺马案

清末四大奇案之三:名伶杨月楼风月案

清末四大奇案之四:太原奇案

书摘插图

情理法相结合的妙判

法律是社会关系的调整器,而人际关系调整很重要的特征就是关系规则得自经验,关乎人情。古往今来,完全不考虑人之常情、不理睬地域风俗、不尊重传统习惯的法律还不曾有过。在中国传统法治的三大重要因素中:天理反映了人们对神秘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一般性认识,敬畏神明、替天行道;国法由最高统治者和政府机关制定,体现了阶级统治的强制性;人情则讲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睦和谐,情发乎心而规范于行。下面介绍几则尊重法律精神、根据世间情理解决疑案的故事。

法官依理明断遗嘱

【大尹断句巧解“哑谜”】

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如果这种事情是家庭成员各持证据、分家析产,对不了解家庭实际情况的法官来讲,断案可真是难上加难。以下案件引自我国明朝杰出小说家凌潆初的白话小说《初刻拍案惊奇》第33回,故事题目叫“张员外义抚螟蛉子”。

话说从前在大梁,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开封,有一个张员外,妻子早丧,膝下只有一个女儿,后来给她招赘了一个好女婿,明白事理、孝敬老人,把岳父的家产治理得井井有条,于是张员外就把全部田产家业都交由女婿管理了。后来,张员外年纪渐渐大了,女婿女儿对张员外的态度也就慢慢懈怠,不再像以前那么尊敬他了,甚至连基本的生活起居都照顾不到,有时还对张员外无理打骂。

……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