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集

分类: 图书,古籍,集部,词类,
作者: (宋)李清照著,李杜解评
出 版 社: 山西古藉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6-1字数: 210000版次: 1页数: 221印刷时间: 2007/06/01开本: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805987187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李清照,自号易安居士,宋代山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人。生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48),死于绍兴二十五年(1155)以后,究竟得年多少,还没有能够考证明白,但可以说,至少活了七十多岁。她父亲李格非,与廖正一、李禧、董荣,人称后四学士。她母亲王氏,也善于写文章。在家庭影响之下,李清照很早就有诗名,为晁补之所赏识。她在十八岁时,与赵明诚结婚。赵明诚青年时候就对金石研究有兴趣,后来成为有名的金石学家,对金石有深刻研究、渊博知识。他除了收藏金石以外,还喜欢收藏书籍、法书、名画。李清照与他志同道合,节衣缩食,帮助他从事收藏和研究。应该说赵明诚的成就得力于清照者不少。张端义就说:《金石录》一书,清照亦曾笔削其间。李清照四十六岁的时候,赵明诚死了。接着金兵侵入浙东、浙西,清照避难奔走,所有收藏的东西几乎全部丧失。绍兴二年(1132),清照再嫁张汝舟,没有多少时候,就离异了(明清到现在,有不少人考证过,说她没有再嫁。都是没有充分论据的)。她没有儿子,大概以后就孤独地度过了她的晚年。她的平生事迹见于载籍的并不多,前面已有《李清照事迹编年》引述了一些有关记载,这里就不多介绍了。
目录
前言、
《李清照集校注》后记(代序)
词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双调忆王孙(湖上风来波浩渺)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点绛唇(蹴罢秋千)
浣溪沙(莫许杯深琥珀浓)
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浣溪沙(髻子伤春慵更梳)
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
鹧鸪天(暗淡轻黄体性柔)
[存疑]减字木兰花(卖花担上)
浣溪沙(绣面芙蓉一笑开)
丑奴儿(晚来一阵风兼雨)
[存疑]浪淘沙(素约小腰身)
庆清朝(禁幄低张)
怨王孙(帝里春晚)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玉楼春(红酥肯放琼苞碎)
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
小重山(春到长门春草青)
鹧鸪天(枝上流莺和泪闻)
多丽咏白菊(小楼寒)
新荷叶(薄露初零)
浣溪沙(小院闲窗春已深)
念奴娇春情(萧条庭院)
点绛唇(寂寞深闺)
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
蝶恋花晚止昌乐馆寄姊妹(泪湿罗衣脂粉满)
(歹带)人娇后亭梅花开有感(玉瘦香浓)
[存疑]生查子(年年玉镜台)
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
蝶恋花上已召亲族(永夜厌厌欢意少)
青玉案(一年春事都来几)
青玉案(征鞍不见邯郸路)
鹧鸪天(寒日萧萧上锁窗)
菩萨蛮(归鸿声断残云碧)
临江仙并序(庭院深深深几许)
临江仙梅(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春迟)
行香子七夕(草际鸣蛩)
南歌子(天上星河转)
忆秦娥(临高阁)
孤雁儿并序(藤床纸帐朝眠起)
浪淘沙(帘外五更风)
诉衷情(夜来沉醉卸妆迟)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添字采桑子(窗前谁种芭蕉树)
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
[存疑]行香子(天与秋光)
摊破浣溪沙(揉破黄金万点轻)
长寿乐南昌生日(微寒应候)
好事近(风定落花深)
……
附录
书摘插图
词
如梦令
题解
词记溪亭之游情境,或题作“酒兴”(《花庵词选》),系李清照早年作品。
徐培均《李清照集笺注》将此诃系定为李清照25岁时(1108年)作,似不妥。
靳极苍先生在《李煜李清照词详解》中,则更将其创作年代推至1128年(时年李清照45岁);靳先生说:“此词和《怨王孙》(湖上风来波浩渺)一样,同是游大明湖之作。《怨王孙》词因情绪平淡,不似婚后之词有丈夫,故定为婚前作。此词与之同,且很具少女风韵,所以也该是婚前在历城时事。但‘常记’二字,可知非当时之作。顺境重当前,逆境追往事,是人之常情。依此,此词应作于逆境,但不太严重时。”
靳先生所言均人情人理,但所得出的结论却似未必。这也许只是因为先生对“常记”所历时段的过分强调上——先生言:“常记”指发生在很早以前难以忘却的事——其实,所经历过的事,半载一年,说“常记”亦不是不可。
李清照之游溪亭,当在及笄前后,一年多后忆及往事并言“常记”,是可以成立的。
故在此依陈祖美等说,将其创作年代系定于1099年,时年李清照16岁。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_滩鸥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