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周易

王朝导购·作者佚名
 
全本周易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参考价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类: 图书,古籍,经部,易类 ,

作者: (商)姬昌 等著

出 版 社: 北京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2-1字数: 177000版次: 1页数: 324印刷时间: 2008/02/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200070859包装: 精装内容简介

《周易》是我国三千多年前的一部古典哲学实用著作,内容博大精深、神妙玄奥,集中代表了我国古代的哲学思想,是我国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思想的最早起源,也是具有世界影响的一部古代典籍。

现存的《周易》十卷,包括《易经》和《易传》两个部分。《周易》由八卦构成,每卦有卦辞,每爻有爻辞。卦辞与爻辞都是经文,称为《易经》。《易经》分上、下两经,共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易传》是后人对卦辞和爻辞进行解读的文字,又称“十翼”,由《彖》上下、《象》上下、《系辞》上下、《文言》、《说卦》、《序卦》、《杂卦》共十篇文章构成,为多人所作之合。

《周易》最初是以卜筮书的形式出现的,这使它在秦始皇的“焚书”中逃过一劫。作为一种推测命运、吉凶的方士之书,《周易》无疑含有迷信的成分。但它通过卜筮来总结天、地、人三道的变化规律,一开始便含有科学思维的成分,使其逐渐超越了迷信,发展为一套系统的哲学世界观,成为中国人用以观察与理解世界的工具。

目录

周易探秘

◎上经

乾卦第一

坤卦第二

屯卦第三

蒙卦第四

需卦第五

讼卦第六

师卦第七

比卦第八

小畜卦第九

履卦第十

泰卦第十一

否卦第十二

同人卦第十三

大有卦第十四

谦卦第十五

豫卦第十六

随卦第十七

蛊卦第十八

临卦第十九

观卦第二十

噬嗑卦第二十一

贲卦第二十二

剥卦第二十三

复卦第二十四

无妄卦第二十五

大畜卦第二十六

颐卦第二十七

大过卦第二十八

坎卦第二十九

离卦第三十

◎下经

咸卦第三十一

恒卦第三十二

逐卦第三十三

……

系辞上传

系辞下传

说卦

序卦

杂卦

书摘插图

周易探秘

易经文化系统是东方文化的精华,文字可考的就已有约五千年的历史,是中华文化百家学说的思想宝库。而与西方的两千多年的圣经文化系统比较,东方的易经文化系统,显然要悠久而绵厚得多。可以说,源远流长丰厚华美的中华文化,其最初源头正是古老而博大精深的《易经》。

《易经》内容广博宏大,无所不备,既有天道规律、地道法则,也有人道准则。经数千年来的大圣先贤们的精研阐述,易经文化今天已经成为内涵丰厚,精思善辨,包含东方哲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美学、军事学、伦理学、修辞学、人才学、决策学、管理学、旅游学、中医学、植物学、养生学、有机建筑学(风水学)、武术学、气功学等在内的大文化系统,发展起以易理派、象数派为代表,分化成科学派、气学派、心学派、理学派乃至于奇门遁甲等众多的学派和学说,深刻影响了中国从官方到民间的思维方式、道德心理和风俗学习,对世界文化作出了巨大贡献,成为了解中国文化和历史所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

一、《周易》其书:“经”与“传”

《周易》一书分为《易经》、《易传》两大部分。《经》乃筮之书,编于殷周之际,为上古丞史文化的遗存;《传》乃战国中后期作品,为自成体系的哲学著作,反映新兴封建阶级的世界观。

上古的人很迷信各种各样的占卜术,其中最崇信的是两种,一种是用龟甲为材料的“卜”,一种是用蓍草为材料的“筮”。《周礼•春官•筮人》里就说:“凡国之大事,先筮而后卜。”其实,在上古大事小事都要筮、卜,并不只是“国之大事”。由于出土了很多殷商、西周时代的甲骨卜辞,我们现在对龟卜已经知道得很多了。古人有事,就先提出一个要占卜的问题,像明天有没有雨、打仗能不赢、收成会不会好等等,然后用钻在龟甲(或牛肩胛骨)上钻一个小孔和一道槽,这就是“卜”。

……

全本周易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