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原理(英文改编,送网上教学课件)

王朝导购·作者佚名
 
微观经济学原理(英文改编,送网上教学课件)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参考价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类: 图书,经济,经济学理论 ,微观经济学 ,

作者: (美)曼昆,夏业良改编

出 版 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1-1字数: 100000版次: 1页数: 439印刷时间: 2006/12/01开本:印次: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040171372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经济学能做什么?经济学能够为大家所提供的东西到底是什么?这些问题显然要涉及到经济学的逻辑与效用,概括地说,经济学并非世俗理解中的一套致富方法或快速见效的使用工具,而仅仅是一套观察世界和分析世界的理论分析方法和应用体系。

内容简介

由主流经济学家来撰写标准经济学教科书,并且试图影响经济学界内外乃至整个社会,是经济学界由来已久的传统。由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N?格里高利?曼昆编写的经济学教科书系列是当今世界上最畅销的经济学基础教材,目前已经被翻译成多种语言文字,成为许多国家的大学经济学通用教材,并且被数以百万计的经济学教师、学生和其他读者所使用。它简洁明快、有趣的文字和层水分明的内在逻辑吸引了成千上万对经济学尚无任何了解的读者,成为最便捷和最实用的经济学入门教材。

作者简介

N.格里高利.曼((N.Gregory Mankiw),先后毕业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目前是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和美国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讲授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统计学和经济学原理。曼昆教授是一位多产作者,经常参与学术性与政策性的争论。他的作品不但发表在《美国经济评论》等学术期刊上,也发表在诸如《纽约时报》、《金融时报》、《华尔街杂志》和《财富》等大众化报刊上。他还兼任国民经济研究局研究员、波士顿联邦储备银行和国会预算办公室的顾问,以及ETS经济学高级考试命题委员会成员。

目录

PART 1 INTRODUCTION

CHAPTER 1 TEN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CHAPTER 2 THINKING LIKE AN ECONOMIST

CHAPTER 3 INTERDEPENDENCE AND THE GAINS FROM TRADE

PART 2 SUPPLY AND DEMANDI:HOW MARKETS WORK

CHAPTER 4 THE MARKET FORCES OF SUPPLY AND DEMAND

CHAPTER 5 ELASTICITY AND ITS APPLICATION

CHAPTER 6 SUPPLY, DEMAND, AND GOVERNMENT POLICIES

PART 3 SUPPLY AND DEMANDII:MARKETS AND WELFARE

CHAPTER 7 CONSUMERS, PRODUCERS, AND THE EFFICIENCY OF MARKETS

CHAPTER 8 APPLICATION: THE COSTS OF TAXATION

CHAPTER 9 APPLICATION: INTERNATIONAL TRADE

PART 4 THE ECONOMICS OF THE PUBLIC SECTOR

CHAPTER 10 EXTERNALITIES

CHAPTER 11 PUBLIC GOODS AND COMMON RESOURCES

CHAPTER 12 THE DESIGN OF THE TAX SYSTEM

PART 5 FIRM BEHAVIOR AND THE ORGANIZATION OF INDUSTRY

CHAPTER 13 THE COSTS OF PRODUCTION

CHAPTER 14 FIRMS IN COMPETITIVE MARKETS

CHAPTER 17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PART 6 THE ECONOMICS OF LABOR MARKETS

CHAPTER 18 THE MARKETS FOR THE FACTORS OF PRODUCTION

CHAPTER 19 EARNINGS AND DISCRIMINATION

CHAPTER 20 INCOME INEQUALITY AND POVERTY

CHAPTER 21 THE THEORY OF CONSUMER CHOICE

CHAPTER 22 FRONTIERS OF MICROECONOMICS

People Are Inconsistent over Time

Conclusion

Summary

Key Concepts

Questions for Review

Problems and Applications

Glossary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