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花鸟(中)

王朝导购·作者佚名
 
当代花鸟(中)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参考价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类: 图书,艺术,绘画,国画,花鸟画,

作者: 梅忠智编著

出 版 社: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99-7-1字数:版次: 1页数: 43印刷时间: 1999/07/01开本: 6开印次: 1纸张: 铜版纸I S B N : 9787562117889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清代花鸟画,承前创新,特别是清初和清末,花鸟画发展迅速,风貌全呈,各放异彩。清初以恽南田为代表“逸笔点缀,润秀清雅”的常州派,采用没骨法而最为流行。没骨画的施彩在意笔花鸟画的使用中往往是一笔蘸有多种色、墨而果断行笔,使画中之形丰润厚实,色墨酣畅,饱满丰韵。没骨法的出现,将中国花鸟画(包括写意和工笔)的施彩技法发展至一个新的境地,为近现代花鸟画奠定了现今模式的基准。以沈铨为代表的院体画法,工整绚丽,颇为发展并影响日本。至清末赵之谦、任伯年、吴昌硕等海上画派花鸟画的出现更将色彩带进了意笔花鸟画之中。恽南田“点花粉笔带脂,点后复以染笔足之”;沈铨“工致清丽,赋色浓艳”;赵之谦笔力劲健,用墨饱满,色彩浓丽,又吸收了民间赋彩的优点;任伯年设色有清淡有浓丽,或清淡与浓丽结合;虚谷笔墨色彩含蓄,泛其表而有内美;吴昌硕气势磅礴,力量雄浑,着色常以红、黄、绿等色调入赭墨,在冲突中取得协调,使意笔花鸟画有了独特的色感,被誉为写意画家中最善用色者而影响至当代。

综上所述,如果说元明清几百年间给后世花鸟画家们留下的是墨分五彩,意简笔深的绘画美学概念,那么建立在这种美学概念之上的文人画,其最高成就早在当时各时期就已经放射出了应有的光芒。今天继续追求这种画风已经既无时代要求也显得空虚苍白,与其在文入画的圈子里重复闲转,倒不如重新审视中国绘画传统,全面地探究中国美术精神,深入地研究花鸟画艺术本身重彩之特性,更何况在宋元明清各阶段中,重彩花鸟画艺术高潮迭起,已经取得了极其辉煌的成就。这也就是本文想说明并引起广大读者重视的视点,色彩美是花鸟画艺术的重要特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