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险案例评析——劳动与社会保障案例教程

分类: 图书,经济,保险 ,
作者: 万明国 编著
出 版 社: 中国劳动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1-1字数: 453000版次: 1页数: 379印刷时间: 2007/01/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04558428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的案例分析旨在培养读者对社会保险问题的综合分析能力和政策评估能力。这些案例的选择和设计尽量地与现有社会保险制度规定和实践的客观需要密切结合起来,以求加强案例阅读的针对性。
本书的案例分析方法试图与一般的教科书有某种程度的联系但又不囿于现有教科书本身体系的局限性,力求通过社会保险的现实事件的展现来反思制度规定和政策的执行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并且反过来推动教科书适应社会保险的现实需要做出体系和内容上的相应调整,丰富社会保险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内容。
目录
引言为什么需要案例研究
第1章社会保险管理
案例162岁老人退休无处领取养老金
链接:我的养老金该向谁要
案例2基本养老保险地方统筹形成地区分割
链接:美国联邦OASDI计划运行与管理特点
案例3河南55岁女士退休性别歧视案
链接:国外关于退休年龄与退休待遇水平的规定
案例4养老社会保险转变筹资模式产生巨额转制成本
链接:智利现收现付制过渡到个人账户积累制
第2章养老保险
案例5铁树公司瞒报和拖欠社会保险费吃官司
链接:社会保险费征缴的有关规定
案例6黑龙江省力求做实社保个人账户
链接:有关个人账户管理的政策法规
案例7湖北省企业退休人员增长速度显著加快
链接:提前退休导致湖南养老保险基金缺口14亿
案例8武汉市机关生活服务中心进社保凸显待遇差别
链接:养老社会保险的相关文件规定
案例9农民工养老保险退保现象频繁发生
链接:成都市实施农民工综合保险制度
案例10尚福林首提推进中国版401(k)计划
链接:中远集团企业年金计划
案例11马钢如何设计和管理企业年金计划
链接:部分有色金属企业建立补充养老保险
第3章医疗保险
案例12武汉市构建多层次医保制度体系
链接: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规定
案例13救命钱岂能用来泡脚
链接:武汉市定点医疗机构服务质量问题突出
案例14肖启伟医生实名举报医疗腐败的遭遇
链接:武汉试点探索医药分家新路
案例15哈尔滨天价医疗费事件
链接:深圳人民医院的天价医疗事件浮出水面
案例16江西农村合作医疗农民受益群体达160万
链接:旧县镇基本卫生服务统筹项目经验
第4章社会保险基金
案例17湖北省养老社会保险基金缺口逐年扩大
链接:养老保险多渠道筹资机制已初步形成
案例18社保基金第二次增选基金投资管理人
链接:法国国家储备基金的投资管理
案例19美国联邦养老基金70年不入市
链接:美国地方养老基金兼顾经济目标的投资
案例20国有股减持充实社会保障基金
链接:瑞典和法国的公共养老储备金模式
案例21能源巨人安然员工的401(k)账户化为乌有
链接:德尔福破产案对企业年金发展的启示
案例22社保基金IPO方式投资首选银行业
链接:美国“TSP养老基金”入市的成功经验
案例23谁动了6000万农民养老金
链接:新疆呼图壁县通过保险证质押借款项目增值农保基金
案例24智利养老金计划的最低收益率担保
链接:加拿大企业年金计划的信息披露规则
第5章社会保险综合
案例25改制改不掉企业法定的工伤保险义务
链接:工伤保险争议引用无过错原则
案例26上海镇保制度让失地农民共享发展成果
链接:河北省探索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制度
案例27北京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施状况的调查
链接:劳动保障部对社会保障问题的问卷调查
附录案例评析方法
后记
书摘插图
第1章 社会保险管理
拓展分析
偿还历史欠债宜增量法和存量法同时并举
支付转制成本、偿还“历史欠债”是国家的难以回避的责任,其方法主要有两类:一是用国民经济的增量还债;一是用国民经济的存量还债。具体有以下几种方法:
1. 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以新增加的国民收入偿还债务
随着国有企业兼并、重组、减员增效改革的深化,企业产业结构及脱困取得成功,企业的经济效益将大幅度提高,国家的经济实力会大大增强,国家可以从新增的效益中拿出一部分偿还“历史欠债”。这种方法不会加重财政的负担,但这一过程需要的时间较长,非一朝一夕可以实现,方法虽好,但远水不能解近渴,短期内难以奏效。
2. 部分发放“认可债券”
对实施新制度以前参加工作的在职职工,由于他们距离退休还有相当年限,债务期相对较长,其债务的偿还可以分散在10~30年中逐步进行。国家可以对这部分职工过去工作的年限进行一次清算,然后发放政府“认可债券”,债券到期后由政府逐步兑付。这部分职工人数虽多,其保险基金也大,但他们退休的年龄并不一致。发放“认可债券”可以有效地减轻政府当前面临的巨大资金压力,使政府偿债负担不至过于集中。
3. 财政划拨
在一些经济较发达、偿债负担较轻、财政收支有盈余的地区,可以直接从财政划出部分资金直接用于中老年职工养老金的支付。这种方法不仅操作简单、公平合理,而且可以避免企业之间因为企业的规模大小不同、归属不同、资产存量多少及负担轻重差别等带来的利益冲突。当然这种方法是有条件限制的,对那些经济较落后、财政人不敷出的地方,现阶段缺乏现实的经济基础。尤其是在国有企业改革需要注入大量资金的同时,还要财政拿出大笔资金偿还欠债,必然会使国家财政陷入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