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概论

王朝导购·作者佚名
 
旅游概论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参考价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类: 图书,旅游,旅游理论与实务 ,旅游学理论,

作者: 李志仁主编

出 版 社: 中国物资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6-1字数: 229000版次: 1页数: 276印刷时间: 2007/06/01开本: 32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04726575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系列教材借鉴和吸收了国内外旅游基础理论和实践前沿最新成果,根据职业院校教学计划的要求,重点放在学科体系、内容体系、结构体系创新上,既有简明易懂的理论知识,又侧重了

强化知识应用和可操作性,因此,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新颖性、实用性和示范性。

本书是根据旅游教育和旅游业发展的实际需要,阐述了旅游现象及旅游业发展的基本理论和规律。主要内容包括:旅游的性质和特征,旅游的产生与发展,旅游者,旅游资源,旅游业,旅游组织等。本书内容全面、系统、新颖,语言流畅,通俗易懂,并吸收了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加入了较多的实例介绍,增强了教材的实用性。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旅游的概念及本质属性

第二节 现代旅游的特点

第三节 旅游的基本类型

第四节 旅游活动的构成要素

案例分析:生态旅游

第二章 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 古代的旅行活动

第二节 近代旅游和旅游业的兴起

第三节 现代旅游的发展及其原因

第四节 我国旅游业的产生和发展

案例分析:托马斯库克与旅游业的诞生

第三章 旅游者

第一节 旅游者的概念

第二节 实现旅游活动的客观因素

第三节 实现旅游活动的主观因素

第四节 旅游者类型

案例分析:文化产业的历史机遇西藏巧打文化旅游牌

第四章 旅游资源

第一节 旅游资源的概念

第二节 旅游资源的分类与特点

第三节 旅游资源的开发

第四节 旅游资源的保护

案例分析:井冈山打造“红色名片”,华夏热起“井冈潮”

第五章 旅游业

第一节 旅游业的概念和作用

第二节 旅游业的性质和特点

第三节 旅行社

第四节 旅游交通

第五节 旅游饭店

案例分析:坐火车游地球又回来啦——当今各国铁路旅游掠影

第六章 旅游市场

第一节 旅游市场的概念

第二节 旅游市场的划分

第三节 全球国际旅游市场

第四节 我国的旅游市场

案例分析:“欧洲游”的三种旅游模式

第七章 旅游的影响

第一节 旅游对经济的影响

第二节 旅游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第三节 旅游对环境的影响

第四节 可持续旅游发展

案例分析:野三坡旅游影响

第八章 旅游管理体制和旅游人才培养

第一节 旅游管理体制

第二节 我国发展旅游业的方针政策

第三节 旅游人才的培养

案例分析:国家旅游局“十五”期间旅游教育培训主题及相关活动内容表

第九章 旅游组织

第一节 国家旅游组织

第二节 我国的旅游组织

第三节 国际旅游组织

案例分析:北京旅游行业协会公布本市31家景区测评情况

参考文献

书摘插图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旅游的概念及本质属性

一、关于旅游的概念

在历史遗留下来的中文语汇中,原本并不存在“旅游”一词。无论是久负盛名的《辞海》、《辞源》、《康熙大辞典》,还是20世纪60年代以前出版的汉语词典,我们都很难从中发现“旅游”字样的词条。这在很大程度上说明国人对“旅游”一词的使用恐怕是比较晚的事情。

关于旅游,人们普遍认为是从早期旅行发展而来的。由于早期人类旅行主要是出于经商、贸易及政治目的,旅行的内容较为单一,规模和范围有限,社会影响也较小。因此,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旅行”一词只是作为一个日常用语,并没有明确的科学概念和界定。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活动日渐成为人类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一词因此成为一个十分常见与常用的普通词汇。

“旅游”一词在我国出现较晚。但与“旅游”词义相近的“观光”和“旅行”这两个词,在两千多年前的古典文献中就已出现。《易经》中有“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之语,《左传》中则有“观光上国”一词,这里的“观光”,可以理解为观看、考察一国的礼乐、文物、风俗人情,即旅行游览的意思。《礼记曾子问》中有“孔子曰:三年之丧练,不群立,不旅行。”这里的“旅行”可理解为离开常住地,到外地办事或游览等,可结伴而行,也可独行。

……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