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伊斯兰复兴运动的先驱:瓦哈卜及其思想研究

王朝导购·作者佚名
 
近代伊斯兰复兴运动的先驱:瓦哈卜及其思想研究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参考价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类: 图书,哲学/宗教,宗教,伊斯兰教 ,

作者: 马福德著

出 版 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11-1字数:版次: 1页数: 218印刷时间: 2006/11/01开本: 大32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00457978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瓦哈卜教长因发起和领导宗教改革运动而被称为近现代伊斯兰复兴运动的先驱,瓦哈卜思想被认为是当代伊斯兰教原教旨主义最重要的宗教思想渊源之一。因此,深入研究瓦哈卜思想,有助于全面了解当代伊斯兰复兴思潮,并对此做出公正、客观的评价。本书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考察了瓦哈卜宗教改革思想兴起的历史原因和社会背景,运用历史学、宗教学、社会学和政治学的理论方法对其思想进行了较为完整的展现和深入的分析与总结。

作者简介

马福德,1970年1月生,甘肃省兰州市人,回族。西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世界史博士。1992-1998年留学叙利亚、利比亚和沙特阿拉伯王国,获阿拉伯语、伊斯兰研究双学士,阿拉伯语教学研究硕士。2002-2005年在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攻读世界史(中东政治与国际关系专业)博士学位。目前主要从事阿拉伯文明和阿拉伯国家政治的研究。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瓦哈卜宗教改革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一 18世纪奥斯曼帝国统治下的伊斯兰世界

二 崛起的欧洲

三 18世纪的阿拉伯半岛

第二章 瓦哈卜及其宗教改革

一 瓦哈卜与第一沙特国

二 瓦哈卜及其家族

三 瓦哈卜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及舆论准备

第三章 瓦哈卜的思想渊源

一 圣训学派

二 罕百里法学派

三 伊本泰米叶

第四章 瓦哈卜在信仰与法学领域改革思想的基本内涵

一 重申“陶赫德”思想

二 反对探究安拉的属性

三 呼吁重启法学创制之门

第五章 瓦哈卜在其他领域改革思想的基本内涵

一 批判苏菲神秘主义

二 坚持劝善戒恶原则

第六章 瓦哈卜思想影响及其评价

一以沙特阿拉伯王国为个案

二 政教合一:政教关系之基础

三 唯一神论:王国立国之精神支柱

四 劝善戒恶:王国建国与巩固政权之利器

五 法学创制:王国现代化与伊斯兰教协调之机制

附录:瓦哈卜著作与书信节译

参考文献

后记

书摘插图

第一章瓦哈卜宗教改革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13世纪,一股新生力量在小亚细亚崛起,这就是信奉伊斯兰教的奥斯曼土耳其人。他们以虔诚的信仰、富于献身的精神和充沛的精力开始编织帝国的花环。

精力充沛和具有超凡组织能力的奥斯曼一世(1282—1326)开始了帝国的创建,他不仅将一个松散的游牧部落训练成组织严密、纪律严明和斗志昂扬的武装力量,并以此从拜占廷帝国手中夺得美朗诺尔城作为立身之地,而且在临终时留下堪称奥斯曼人立命之本的经世名言:“不要悲伤,我的孩子。振作起来,因为这是我们大家的命运。但要记住:不要残忍,因为对一个国王最有害的,莫过于残暴;要主持正义,因为正义是王国的根本。用一系列美好的胜利,来告慰我的灵魂吧!要珍爱学者,我的孩子。身边要有懂法律的学者,因为真主的法律是我们唯一的武器。要保护好你的臣民,我的孩子。要公正无私,要仁爱,这样你就能得到主的佑助。” 奥斯曼的继承者们秉承父志,牢记父辈训导,东征西伐,到1340年整个小亚细亚都处于奥斯曼人的势力之下,l354年奥斯曼人渡过达达尼尔海峡,在加里波利建立要塞,从而获得在欧洲的立足点。当欧洲的拜占廷帝国、塞尔维亚帝国和保加利亚帝国之间相互争斗得不可开交之时,对当地统治者深恶痛绝的基督教农民似乎更欢迎奥斯曼土耳其人的到来。l384年奥斯曼人攻占索菲亚,其后不久就控制了整个保加利亚。5年后,他们在著名的科索沃战役中全歼南斯拉夫人的军队,灭亡了塞尔维亚帝国。1453年,在年仅23岁的奥斯曼素丹穆罕穆德二世(1451—1488年在位)的指挥下,奥斯曼军队攻破象征欧洲基督教势力的拜占廷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将它变成奥斯曼人的首都,改名为伊斯坦布尔(意为伊斯兰的城市),从此升起的新月替代了没落的十字。此后,奥斯曼人先后占领贝尔格莱德、罗得岛、塞浦路斯等地。

……

近代伊斯兰复兴运动的先驱:瓦哈卜及其思想研究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