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民俗学史

王朝导购·作者佚名
 
西方民俗学史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参考价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类: 图书,文化,世界文化 ,

作者: 孟慧英 著

出 版 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9-1字数:版次: 1页数: 495印刷时间:开本: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00457947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是我国系统研究、介绍西方民俗学史的第一部专著。书中从多学科视角考察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现代民俗学发端以来西方民俗学的理论思潮和学术发展动向,清晰地介绍了西方民俗学派的主要流派及主要代表人物,还论述了有关民俗文化交叉学科的研究对象、范围、内容、方法的理论构想。

目录

序言

一 民俗研究的多学科视角

二 关于民俗学的认识

三 民俗学对于人类学的直接借鉴

四 交叉学科的发展

五 写作本书的目的

第一章欧洲现代民族主义运动与民俗学的兴起

第一节法国大革命及其对民族主义运动的影响

一 大革命与《人权宣言》

二 法国大革命与民族精神

三 法国大革命对欧洲的影响

四 民族主义思想

第二节民族主义思想与民俗学的兴起

一 赫尔德思想的历史背景

二 赫尔德的民俗思想与活动

三 赫尔德与欧洲民俗学的兴起

第三节芬兰的民族主义运动与《卡勒瓦拉》

一 芬兰的民族主义兴起

二 芬兰民族主义文化活动

三 民间文学考察与出版

四 《卡勒瓦拉》的搜集及其影响

第四节兴起阶段的民俗学特点

一 民俗学与政治运动的密切结合

二 民俗的“民”代表农民和普通人

三 民俗的主要对象是口头文学

四 重视民俗美学

五 关注口头文本忽视它的讲述者和传播者

第二章进化论的民俗研究

第一节人类学的兴起

一 人类学的资料来源

二 进化论人类学派的兴起

三 早期民俗学研究的趋向

第二节原始人的理性——文化起源论

一 万物有灵论——原始哲学

二 拟人化——原始宗教与神话的表达方式

三功利性——原始理性的体现

第三节遗留物理论

一 遗留物的判断——原初意义与功能的基本丧失

二 遗留物的价值——欧洲农民遗留物与野蛮民族文化的比较

三 因果同一性——文化相似性的解释

第四节文化的进步

一 进步的标杆

二 遗留物的保守性

三 理性的最终胜利

第五节进化理论的特点

一 充分的人本主义批判精神

二 比较方法的求同性

三 对理性主义的崇尚

四 对遗留物作用的负面评价

第三章 比较语言学派的民俗研究及安德鲁兰格对该派的批评

第一节比较语言学派与民俗研究

一 比较的历史语言学

二 比较神话研究

三 自然神话学派

四 语言学派民俗研究的特点

第二节 麦克斯缪勒比较语言学的宗教研究

一 缪勒宗教研究的客观比较立场

……

第四章民俗研究中的传播学派

第五章仪式与神话

第六章作为社会事实的民俗

第七章作为人类生活之手段的民俗

第八章文化人格学派的民俗观

第九章进化科学理解的民俗

第十章探索心灵的永恒结构

第十一章解释民俗的意义

第十二章民俗的象征研究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