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中国城市不同阶层混合居住研究

王朝导购·作者佚名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参考价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类: 图书,建筑,建筑结构,

作者: 田野著

出 版 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1字数:版次: 1页数: 166印刷时间: 2008/01/01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112095797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针对中国社会经济转型期居住空间发展中出现的隔离与分化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在吴良镛先生人居环境学的框架之下。从居住系统和社会系统两方面讨论城市居住空间的隔离与分化问题,并且指出,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之一在于发展不同阶层混合居住模式,并以规划建筑学为核心采用交叉学科的研究方法,引介了社会学中社会网络理论的三种分析工具来探求转型期我国城市居住空间不同阶层混合居住模式的可行性和优越性。最后得出结论。不同阶层混合居住模式是转型期我国迈向多元、和谐社会过程中,有益且可行的居住空间社会试验。

作者简介

田野,男,清华大学建筑学博士。清华大学城市规划专业博士后。

1976年出生于辽宁,2005年获清华大学建筑学博士学位。现任大连市城市规划

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在清华大学从事城市生态规划博士后工作。2007年入选辽宁省

“百千万人才库”。近年来。在《建筑学报》、《世界建筑》、《国外城市规划》等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2篇。主持完成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项目40余项。涉及总体规划、控制性规划、城市设计与旧城保护、校园规划、建筑设计等领域。

目录

第一章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三、研究的意义

第二章转型期我国居住空间的隔离与分化

一、转型期我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特征

二、转型期城市居民阶层分化与居住空间隔离

三、小结

第三章城市混合居住模式的理论探讨

一、城市规划理论与混合居住理念的发展

二、城市社会学理论与混合居住

三、小结

第四章城市混合居住模式的实践总结

一、美国的混合居住实践

二、英国的混合居住实践

三、小结

第五章城市混合居住分析方法

一、社会资本分析

二、社会距离分析

三、社会支持分析

四、小结

第六章案例分析——混合居住模式发展的可行性

一、重庆——回龙住区所处的区域条件

二、回龙社区——案例分析对象的基本发展概况

三、样本住区概况与研究假设

四、混合居住模式可行性检验

五、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