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电影的艺术困境:对电影与文学关系的一个考察

王朝导购·作者佚名
 
当代中国电影的艺术困境:对电影与文学关系的一个考察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参考价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类: 图书,艺术,影视艺术,影视理论,

作者: 冯果著

出 版 社: 上海文化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9-1字数: 170000版次: 1页数: 209印刷时间: 2007/09/01开本:印次: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807401971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丛书由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各专业骨干教师通力合作而成,是他们在相关专业课程教学基础上的最新学术结晶,内容涉及传播学理论及广告传播、影视传播、民俗传播等广泛领域,深具学术的前瞻性与理论的新锐性,并且可读性强,是传播学专业学生必备的参阅书籍,也是传播业各界人士进一步提升自身理论品位的极佳之作。

作者简介

冯果,2006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为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系副教授。参加过《电影春秋》、《孽缘》、《青春与共》、《我爱杰西卡》等多部集影视剧的拍摄。出版了一部学术专著:《多元素参与的电影表演》;同时,在核心期刊和专业期刊上发表了《数字技术产业中的电影表演》、《电影中的无声艺术》、《从失语者到叙述者——对新生代独立电影的分析》、《第三代电影人的改编艺术》、《消费社会中的电

影产业》等十多篇学术论文。

目录

第一章电影艺术特质和中国电影

一、电影艺术与艺术电影

二、早期电影与文学的关系

第二章主流意识形态的代言人——“第三代”电影人的改编创作

一、被内化的主流意识形态

二、被简单化的“蒙太奇”理论

三、戏剧式电影

四、作为艺术“添加剂”的文学

第三章软弱妥协的改良者——“第四代”电影人的改编创作

一、视听语言和抒情手段的发展

二、后撤式的改编之路

第四章口浪尖上创作的人——“第五代”电影人的改编创作

一、追随社会主流价值的人

二、表意与“诗电影”

三、“寻根小说”与叙事电影

第五章边缘形象的代言人——“第六代”电影人的创作

一、1990年代电影创作环境

二、新纪实风格电影

结语

附录

试论消费社会中电影的两个特点

“上海小资”与“小资电影”

参考文献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