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普通版)(易中天最新力作)

分类: 图书,哲学与宗教,中国哲学,先秦哲学,
品牌: 易中天
基本信息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第1版 (2009年1月1日)平装:286页正文语种:简体中文开本:16ISBN:9787532134366条形码:9787532134366商品尺寸:24 x 17 x 1.6 cm商品重量:458 g品牌:上海文艺出版社ASIN:B001OC5USA商品描述内容简介《先秦诸子百家争鸣》这部书稿为六章,28万字,28幅插图。是央视10频道百家讲坛播出的易中天的《先秦诸子百家争鸣》节目的原稿,书稿比讲坛节目内容更丰富,有许多电视节目里是没有的精彩论述。
第一章,先秦诸子第一人孔子,以后百家争鸣都是以批判孔子思想开始。
第二章,儒墨之争,儒墨都对当时的社会现状不满,都提出了解救社会的药方。儒家给出的药方是“仁爱”,墨家给出 的药方是“兼爱”。易中天分析后得出了有趣的结论:墨家是站在平民立场上来对社会开药方,最后选择的是专制的社会制度,而儒家站在统治阶级立场来对社会开药方,最后选择的却是相对更民主的社会制度。
第三章,儒道之争。儒墨都主张“有为”,都要做点什么,而道家主张“无为”,也就是“不要做”。儒墨认为这个社会“缺少爱”,老子和庄子认为这个社会“瞎折腾”。统治阶级“瞎折腾”是因为“多欲”,因此,老庄宣扬“寡欲”,重视个人生命自由。易中天的梳理,十分有意思。
第四章,儒法之争。在易中天看来,儒墨道三家的学说都是“心系天下”,而法家学说是“心系君主”。作为谋士,法家向君主提供了“横行霸道”“两面三刀”的主张,将儒墨道等学说全盘颠覆。法家“法治”,当然不是今天我们理解 的“法治”,法家的“法治”,其实就是一种严刑酷法的国家制度。这种制度很管用,也能使国家强大,但由于抽掉了“人性”,因此是不人道的制度。
第五章,诸子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阐述了士这个阶层的作用和价值。
第六章,讲述我们今天能够从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中继承点什么。编辑推荐《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作者易中天,许多民族都有独特的智慧,许多民族都有曾经的辉煌,他们也都会有自己引以为荣的黄金时代。因此,当他们打开国门,放眼天下,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时,不会因精彩纷呈而眼花缭乱,不会因变化万千而张皇失措,也不会因日新月异而妄自菲薄。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根,有自己源远流长和不可替代的文化,有自己的精神支柱。我们民族也不例外。春秋战国,就是我们辉煌的时代;诸子百家,就是我们智慧的结晶;而先秦诸子的百家争鸣,则是我们民族历史上的华彩乐章。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是一些脍炙人口的故事,这是一些必须铭记的姓名,这是一些仍在闪光的思想,这是一些难以忘却的情怀。这也是一场历时三百多年之久的跨世纪大辩论,儒墨争雄,儒道争锋,儒法争用,可谓纵横捭阖,机锋迭起,智慧纷呈,展现出无穷的魅力。何况这场大辩论,还留下了那么多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留下了建设家园的美好理想,应对变革的思想资源,凝聚民心的价值体系,指导人生的智慧结晶,让我们受益至今。诸子争鸣,岂能淡忘?
但,我们该说些什么,又从哪里说起呢?也许,我们要先说到一个人。他是诸子百家第一人,也是影响最大的人。百家争鸣因他而起,由他而终。他,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是风气之先,也是众矢之的;不可超越又必须超越,难以尽说又不能不说,是一个无论如何也绕不过去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