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劈山救母选场精华(CD)

王朝导购·作者佚名
 
越剧:劈山救母选场精华(CD)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参考价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类: 音乐,戏曲,曲艺,越剧,
  品牌: 吕瑞英张桂凤陆锦花傅全香上海越剧院乐队

商品描述商品描述《越剧:劈山救母选场精华》1951年,华东越剧实验剧团参加庆祝国庆节的全国性演出,将传统剧目《宝莲灯》整理改编成《劈山救母》,于北京首演。紫后的十余年间,通过不断的舞台实践以及参考绍兴大班、泗州戏、广东戏等各剧种的老本,前后对该剧进行了十余次修改,使之渐趋精练。剧院于1961年和1962年分两次在中国唱片社上海分社将剧中的四个精华场次灌成录音,多年来,四场戏中的唱段是早已成为各流派的经典名段。这次我们将其结集出版,同时为反映整出戏的全貌,我们在文字中对其余场次的情节做了简要的文字说明,希望戏迷朋友喜爱。

越剧,它的前身是流行于浙江嵊县一带的“落地唱书”,至三十年代逐步发展成为“女子绍兴文戏”。

四十年代初女子越剧在上海蓬勃发展,在艺术上吸取了昆剧、话剧的营养,逐渐成熟。以袁雪芬、尹桂芳为代表的老一辈艺术家,较早地受到了中国共产党的关怀,在体制和艺术上进行了大胆的改革,新编越剧《祥林嫂》的演出是越剧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正是这批老艺术家的勇于改革、积极创新,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条件,博采众长,创造了自己独特的风格,逐渐形成了各具艺术特色的越剧流派。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的文艺方针指引下、越剧进入了一个大发展的黄金时期,创作出了《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西厢记》等打批优秀剧目。

八十年代中期,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在杭州成立,随之,浙江出现了令人瞩目的“小百花”现象。一大批优秀“小百花”如雨后春笋脱颖而出。如“二度”梅花奖获得者茅威涛,梅花奖得主周云鹃、吴凤花等,他们又代表了新一代的越剧艺人,在百花园里竞相绽放,预示着越剧事业的进一步繁荣与发展。

01 宿庙题诗 陆锦花 09:07

02 哭殿送子 陆锦花 陈东珍 09:02

03 二堂放子 张桂凤 吕瑞英 陈少春 陈东文 39:07

04 华山寻娘 傅全香 陈东文 陈东珍 18:03特殊说明内附全部唱词+念白!基本信息商品尺寸:14 x 12.6 x 1 cm商品重量:222 g表演者:上海越剧院乐队CD碟数:1出版社:中国唱片上海公司版权提供:CRC发行公司:中国唱片上海公司条形码:9787799208817ISRC:CNE010400470ASIN:B00118O0LU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