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社会学

分类: 图书,体育/运动,体育理论与教学,
作者: 吕树庭,刘德佩主编
出 版 社: 人民体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9-1字数: 453000版次: 1页数: 380印刷时间: 2007/09/01开本:印次: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00932307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教材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编写中努力把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统一、国情与借鉴相关照的原则,并力争使本教材具有如下的一些特色:第一,立足体育,突出社会学的学科特点。第二,教材内容既着眼于我国的体育实践,也撷取一定的国外的体育例证;既重视体育社会学的研究成果,也借鉴体育人文社会学各学科及其他社会科学学科的理论。尤其注意吸收国际、国内体育社会学领域的有关的最新研究成果,使教材具有一定的学术前沿性和提高解释体育现实的功能。第三,与以往的体育社会学教材和著作相比,本教材从内容到章节结构都做了适当的深入与扩展,力求使教材的框架体系有较大的涵盖面。第四,在每一章的末尾部分,除列出主要参考文献及复习与思考题之外,还增加了推荐阅读书目,以利于读者对该章内容的深入理解和知识视野的拓宽。
目录
序篇
第一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研究领域与作用
一、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二、社会学的研究领域
三、社会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
四、社会学的特点和作用(功能)
第二节社会学历史简要回顾
一、古典社会学
二、社会学的现代发展
三、社会学理论的新发展
第三节社会学在中国的发展
一、社会学的传人
二、社会学的成长与发展
三、社会学的中断与重建
四、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学的蓬勃发展
上篇
第一章体育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体育社会学产生的基础
第二节国际体育社会学学会(ISSA)
第三节体育社会学在美洲
第四节体育社会学在欧洲
第五节体育社会学在亚洲
第二章我国体育社会学的历程
第一节体育社会学进入我国之初的背景
第二节体育社会学在我国的产生和发展
第三节我国体育社会学界与国际同行的联系
第四节我国体育社会学的成就
一、关于体育人口的理论
二、关于体育价值观念的论述
三、关于体育工作者的论述
四、关于体育与文化、艺术的论述
五、关于体育社会的论述
六、关于体育的社会学特征的论述
七、关于球迷骚乱成因的论述
八、关于体育与儿童早期社会化的论述
九、关于我国体育团体的论述
十、关于我国的体育社会问题
十一、关于竞技体育的论述
十二、关于体育文化的论述
十三、关于体育社会化的论述
第五节体育社会学在台湾省的发展
第三章体育社会学的性质与对象
第一节体育社会学的性质
一、体育社会学是否属于新兴学科
二、社会学分支学科形成的途径对认识体育社会学学科性质的启示
三、体育社会学的学科性质
第二节体育社会学的对象
一、社会现象与体育
二、确定体育社会学对象的前提条件——体育社会学中的体育
三、体育社会学的对象
……
第四章体育社会学的学科视角与视域
第五章体育文化
下篇
第六章体育与人的社会化
第七章体育群体
第八章体育组织
第九章家庭体育
第十章单位体育
第十一章社区体育
第十二章体育与现代社会
第十三章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与体育
第十四章社会分层与体育大众化
第十五章体育的社会问题
第十六章体育与社会控制
第十七章社会调查研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