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文化的十大经典流变

王朝导购·作者佚名
 
海派文化的十大经典流变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参考价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类: 图书,文化,地域文化,海派文化,

作者: 钱乃荣 著

出 版 社: 上海书店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8-1字数: 185000版次: 1页数: 298印刷时间: 2007/08/01开本:印次: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806787502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当前,上海正致力于国际大都市的建设,致力于形成城市丰富深厚的文化底蕴。上海在过去发展的进程中有着这么好的海派文化历史传统,在当前社会深刻变革的关头,在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等呈多元化趋势的状态下,我们来研究海派文化的继承和创新,希冀海派文化在顺应新的历史潮流中,推动思想解放、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进步,这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海派文化的精髓在于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海派文化又是起源和扎根于平民娱乐和审美的草根文化之中,因此具有生机勃勃的原创动力,而且这种与民间保持着千丝万缕联系的特点一直贯穿于海派文化的始终,成为其发展优化的动力。越来越多的人重视起海派文化来,近几年上海海派文化有了新的复兴和发展苗头。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是城市的魅力所在,让上海这个大都市永远保持海派文化的个性特色,让海派文化在全国发扬光大,进一步去增强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作者出自对于海派文化的关注和热爱,对海派文化在新世纪中传承和繁荣的关怀,一直热爱和参与海派文化建设。本书资料丰厚,理论公允。全书分海派文学、上海话、流行歌曲、沪剧、越剧、滑稽戏、连环画、三四十年代电影、甚至是糖纸头,所见的上海市民精神和风采。多数文章在《上海文学》《上海文化》《上海大学学报》东方讲坛,刊发后引起有关学者与读者的好评与关注,某种程度上,已经得到读者的检验与认可。

作者简介

钱乃荣,1945年生于上海。1967年和1981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1981年获复旦大学文学硕士学位。现为上海大学中文系教授,上海大学语言研究中心主任,上海语文学会副会长,上海语言研究中心副主任,上海民俗学会理事,上海诗词学会理事。其语言学方面业绩载于中国语言学会编写、2004年出版的《中国现代语言学家传略》。已出版的与上海方言有关的著作有:《上海方言俚语》(上海社科院出版社,1989),《当代吴语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上海话语法》(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酷语2000》(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上海文化通史语言篇》(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沪语盘点上海话文化》(上海文化出版社,2002),《跟我学上海话》(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北部吴语研究》(上海大学出版社,2003),《上海语言发展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等。

目录

海派文学:兼蓄并存,多元博采

时代之音:上海流行歌曲的春秋

沪剧:大都市里本土戏曲的际遇和盛衰

滑稽戏:拾回海派喜剧的灵魂

公众娱乐:20世纪50年代民间海派文化的繁荣

连环画:一个甲子的辉煌

越剧:尽显风流一百年

电影:三四十年代,现代性的演绎

糖纸头:海派商业文化的一枝奇葩

上海话:方言中所见的上海市民精神和风采

后记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