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创新空间论

王朝导购·作者佚名
 
知识创新空间论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参考价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类: 图书,经济,经济学理论 ,知识经济学 ,

作者: 陈秉钊,范军勇著

出 版 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4-1字数: 313000版次: 1页数: 200印刷时间: 2007/04/01开本:印次: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112091690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针对我国提倡发展创意经济,高新区的二次创业和“大学城”的提升的时代背景,重点对知识创新空间进行了深入研究。本书共分现实篇、理论篇、实践篇三个篇章,涵盖9个章节的内容,理论论述详尽、实例解析深透,对于知识经济时代所倡导的知识创新、创意经济,这一新兴的课题,有着比较敏锐的认识,具有较强的理论与实践指导意义。

目录

自序

现实篇

1 引言

1.1 研究的缘起

1.2 研究对象的界定以及国内外创新空间的相关概念与研究

1.3 研究的内容安排、结构与现实意义

2 中国科技政策的变迁与知识创新空间的建设历程

2.1 中国指导创新性产业发展的科技政策变迁

2.2 中国创新空间的开发历程与评析

2.3 小结

3 中国高新区的发展实效分析

3.1 园区效益与空间规模

3.2 重点高新区的发展状况

3.3 对于高新区开发现状的思考

理论篇

4 产业空间集聚问题的理论演进

4.1 古典与新古典经济学中产业空间集聚的思想

4.2 区域经济学对于产业空间集聚的探讨

4.3 空间经济学的探讨

4.4 小结

5 知识创新空间论的理论基础

5.1 新产业区理论(New Industry Theory)的分类探讨

5.2 新经济社会学派对于社会要素的强调

5.3 内生增长理论

5.4 小结

6 理论推导——知识创新空间的演化机制模型

6.1 产业集聚外部性的解析

6.2 创新性企业空间集聚的初步发生

6.3 自我增强与区位黏性

6.4 小结

实践篇

7 模型应用的前提讨论

7.1 应用理论模型需要注意的问题

7.2 模型对于科技政策(STP)的具体指导意义

7.3 针对知识创新空间建设的具体建议

7.4 小结

8 历史解析——台湾新竹科学园区发展案例

8.1 产业发展历程

8.2 新竹科学园的建构

8.3 小结

9 模型应用的尝试——上海杨浦知识创新区案例

9.1 上海高新区的发展现状

9.2 杨浦区综合现状

9.3 培育知识创新空间的策略探讨

9.4 小结

附录1 新竹科学工业园规划历程

附录2 上海杨浦区系列调研问卷

参考文献

后记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