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不准调头:世界电影大师的救赎之旅

王朝导购·作者佚名
 
I不准调头:世界电影大师的救赎之旅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参考价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类: 图书,艺术,影视艺术,影视理论,

作者: 张秋 著

出 版 社: 东方出版中心

出版时间: 2007-5-1字数: 410000版次: 1页数: 432印刷时间: 2007/05/01开本:印次: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801866714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选择救赎作为总引线,从十位电影大师处挖掘了人性中极具普遍意义的十个“救赎母题”,试图从大师储量丰富的油矿里,集中地引发一次精神经井喷。

它融合了大师情感的经历与体验,人格的形成与演变,思想的传承与呼应,艺术的勾连与探索,以及对其相关作品及其心里动因的解读。

这是一本试图触摸大师灵魂中痛苦的烈焰,并从中取暖的书,也是借助于大师,对人性及个体伦理的一次扫描,而书中的十个母题,便是开启大师电影的十把钥匙。

本书以“救赎”为主线,把电影大师的人生经历、电影观点和电影故事本身糅杂一起,既有对电影大师的正确解读,又有精彩电影的故事叙述。因此,本书稿不是单纯的专业电影书,也不是单纯的资料索引书,但同时又是可以作为读者感受电影故事魅力和影迷了解大师及按图索骥寻找好碟的准工具书。

作者简介

张秋,江苏无锡人。1988年苏州大学中文系毕业后,曾在监狱管理系统呆过四年,并在某著名监狱当过一年管教,对于人性的善恶与救赎,有了难得的体验。1992年始投身媒体,从南京漂到深圳、大连,历任编辑记者、副总编、总策划,现在上海译文出版社从事期刊管理。1995年获南京市首届优秀编辑、记者,1996年获南京市首届十佳青年新闻工作者称号。先后为国内十余家媒体撰写个人评论专栏,曾获第八届中国报纸副刊好专栏奖。读书、看片、写字,为人生三大嗜好,近几年尤其沉迷碟海,连续保持近千部的年吞吐量,每天过着真实与虚幻的双重生活。著有《第一镜》。

目录

危机——伯格曼(瑞典)

危机人生?他人即地狱

上帝是否存在,以及为何沉默

四个“斯”的四位一体

人格中心被恶魔占据

爱的奥斯维辛?人性的孤岛

梦幻与现实?时间与记忆

生存、信仰危机

A.《第七封印》:追问上帝,博弈死神

B.《野草莓》:一个老人的反省.忏悔与救赎之旅

C.《处女泉》:如果上帝不存在,一切都将是容许的

D.《犹在镜中》:爱是否就是上帝存在的证据

E.《假面》:遭遇人格分裂与生存迷雾

F.《芬妮与亚历山大》:掉进了自己的童年世界

家庭、亲情危机

A.《呼喊与细语》:冷漠,比死亡更可怕

B.《秋日奏鸣曲》:我想让你知道,我和你一样无助

爱情、婚姻危机

A.《婚姻生活》:一场没有硝烟的残酷战争

B.《萨拉邦德》:释怀,难以释怀

囚困——布烈松(法国)

冰冷铁栏中的苦苦仰望

电影,即是他的“牧师日记”

囚困与自由

罪恶苦难死亡

站在冰冷铁栏中对神光的苦苦仰望

痛苦是牢笼,而爱是自由

艺术自囚锁链无非是自由的装饰

信仰与使命

A.《乡村牧师日记》:一切皆为恩宠

B.《圣女贞德的审判》:火光中呼唤着耶稣的名字

抗争自我

A.《越狱》:只有自救,上帝才能救你

B.《扒手》:以放弃自由而获得自由

现世苦难

A.《巴尔塔扎尔的遭遇》:驴子成为丑恶人性的殉葬品

B.《穆谢特》:当生活成为一种凌辱

C.《金钱》:伪钞吃人事件

焦虑——基耶斯洛夫斯基(波兰)

……

疏离——安东尼奥尼(意大利)

孤独——文德斯(德国)

迷茫——特吕弗(法国)

沉沦——大岛渚(日本)

罪恶——波兰斯基(波兰)

欲望——阿莫多瓦(西班牙)

残酷——金基德(韩国)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