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托邦与反乌托邦:对峙与嬗变 苏联文学发展历程论

王朝导购·作者佚名
 
乌托邦与反乌托邦:对峙与嬗变 苏联文学发展历程论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参考价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类: 图书,文学,文学理论,

作者: 董晓著

出 版 社: 花城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6-1字数: 221000版次: 1页数: 301印刷时间: 2010-6-1开本: 大32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36057920包装: 平装

乌托邦与反乌托邦:对峙与嬗变 苏联文学发展历程论
内容简介

本书是当代作者的文学史论。全书从国家乌托邦主义与反乌托邦精神的对峙与两者关系的嬗变角度出发,阐述苏联文学74年的发展历程。具体内容:十月革命至五十年代初:国家乌托邦精神的兴起与衰竭;后专制主义时代:乌托邦与反乌托邦精神的转换与变异;改革时期:反乌托邦精神的重新高涨等。

乌托邦与反乌托邦:对峙与嬗变 苏联文学发展历程论
作者简介

董晓,1968生,1999年获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博士学位,同年进入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后流动站。2001年留校任教。现为南京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副教授,主要从事俄罗斯文9与中俄文学关系研究。出版专著《走近:巴乌斯托夫斯基创作论》、《圣徒抑或恶魔:涅恰耶夫其人其事》等。

乌托邦与反乌托邦:对峙与嬗变 苏联文学发展历程论
目录

序一

序二

前言

十月革命至五十年代初:国家乌托邦精神的兴起与衰竭

乌托邦理想主义激情的高扬

伪理想主义的滋生

显在的反乌托邦精神

潜在的反乌托邦精神

“解冻”年代:反乌托邦精神的兴盛

反乌托邦精神的高涨

国家乌托邦主义的延续

后专制主义时代:乌托邦与反乌托邦精神的转换与变异

国家乌托邦主义的转换与变异

反乌托邦精神的延续

反乌托邦精神的转换与变异

改革时期:反乌托邦精神的重新高涨

反乌托邦精神的发展与深化

国家乌托邦主义的第二次变异

结束语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乌托邦与反乌托邦:对峙与嬗变 苏联文学发展历程论
书摘插图

十月革命至五十年代初:国家乌托邦精神的兴起与衰竭

1917年十月革命的炮声标志着一个崭新的苏维埃政权的诞生。这一历史巨变给俄罗斯社会(不仅是俄罗斯人)带来的震撼是空前的。每一个俄国人在这一政治动荡、经济萧条的转折时刻都经历了巨大的精神与肉体的考验。不过,相对于物质的匮乏而言,十月革命的爆发、新生的苏维埃政权的建立并没有立刻引向文学艺术的衰退。在十月革命之后的近十年时间里,这个国家的文学艺术依然保持着相当的繁荣程度。其原因概括起来大致有三:其一,文学历来都有其相对的独立性与连贯性,并不会因为外部政治环境的突变而即刻发生改变。十月革命的炮声可以即刻摧毁临时政府,建立一个新政权,但不可能一下子就彻底改变文学的属性,不可能一下子扼杀掉俄国白银时代缪斯之神自由的、多元化的声音。……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