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语博士论坛文集1—外语研究的跨学科视野

王朝导购·作者佚名
 
中国外语博士论坛文集1—外语研究的跨学科视野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参考价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类: 图书,外语 ,英语学术著作,

作者: 苗兴伟,刘振前主编

出 版 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6-1字数: 567000版次: 1页数: 412印刷时间: 2010-6-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040292640包装: 平装

中国外语博士论坛文集1—外语研究的跨学科视野
内容简介

本文集所收的论文中,胡壮麟的“谈语言学研究的跨学科倾向”和张后尘的“语言学研究与现代科学发展”,从不同角度讨论了跨学科研究的重要性和必然性。所收论文中也不乏跨学科探讨,如孙炬的“维索尔伦顺应论的语言哲学观”,从共时的角度展现了语用学的跨学科性质,“说明当今的语言学研究在向其他人文学科输出思想的同时,也从其他学科(特别是哲学)汲取了丰富的营养”。邓志勇的“英汉修辞学的差异:从定义谈起”指出英汉修辞学的差异,表现在跨学科研究上:汉语修辞学相对比较封闭,英语修辞学显得比较开放,体现了跨学科性。王雪明在“文学翻译的中西接受美学比较”中提出中西接受美学的互补和融合对文学翻译的研究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从以上研究可见跨学科研究的时代性。

中国外语博士论坛文集1—外语研究的跨学科视野
目录

学论经纬

谈语言学研究的跨学科倾向

语言学研究与现代科学发展

基于语料库的新研究范式问题

本原、关系与要点——博士为学点滴谈

语言学研究

话语分析理论的起源、发展、研究的范围和目的

语言线性组合的拓展分析

衔接理论与语法的关系

元话语与语言功能

空间关系及其语言表达的认知语言学阐释

语言符号任意性和象似性:相互排斥还是相互依存?——与王寅先生商榷

作为系统的语篇

社会用语中的指称问题

概念合成限制理论对汉语“抽象N1+N2"结构的解释力

当代西方修辞学的哲学维度

语篇语用学——句法与语篇的界面

会话局部初始位置的指称选择

存在构式中的概念隐喻——基于SFG及物性系统新模式的认知研究

英语存现句的认知阐释

认知视角下的言据性语义范围

维索尔伦顺应论的语言哲学观

向心结构理论、中心语理论、功能语类和虚词

英汉修辞学的差异:从定义谈起

语言教学

英语叙事语篇标题启动条件对中国学生实时主题推理影响的研究

英语专业学生朗读任务中语音能力的发展模式研究

关于任务型语言教学的国内期刊论文综述

大学生外语阅读焦虑对英语成绩的影响

中国英语专业学生习得逻辑联系语之实证研究

构建基于网络技术的中介语发展认知心理环境

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二语心理词汇之间的联系类型探究

话语标记语与EFL口语教学

翻译研究

浅谈对德里达“异延"概念的认识

翻译伦理:译者之道——析翻译伦理的四种模式

启椟见珠,椟珠辉映——试论吴宓先生“三境说”的翻译理论价值

文学翻译的中西接受美学比较

文学研究

文学、地域与文化——美国南方“重农派”文学运动研究

吴永寿与汪曾祺小说比较研究——以作品的抒情性为中心

后现代主义在俄罗斯的“异样”形态

俄罗斯侨民作家多甫拉托夫及其创作

论《卡拉维拉斯县驰名的跳蛙》之幽默建构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