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美学引论

分类: 图书,社会科学,教育,教育理论,
作者: 周义著
出 版 社: 天津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1-1字数: 400000版次: 1页数: 329印刷时间: 2010-1-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30958971包装: 平装

该书基本属于教育美学这一崭瓶的学术领域中的一本试航之作,冈此它在著述体例、学术资源、观念树市、范畴发现的实验、借取、创设、探究方面皆有不可避免的筚路蓝缕之处,它将目光扫描至教育的多个环节:教育管理、课程设置、教材编撰、教学艺术、校园文化等,以深切的现实感援引多种理论视角及学术史资源,力图有的放矢地给当下教育之现状以美学性的梳理。用该书自己的话说,它的教育美学是一种从美学角度进行的类乎“教育诊断学”式的东西。

引言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教育美学的界定
第二节教育美学的价值
第三节教育之美的基本属性
第四节教育美学的研究方略
第二章教育美学范畴
第一节美育说
第二节无目的说
第三节“本质力量对象化”说
第四节闲暇说
第五节高贵说
第六节卡里斯玛型
第七节居敬持志说
第八节修养说
第三章学校之美
第一节大学之美
第二节精神之底线
第三节学校“回家”
第四章治校之美
第一节管理与权力
第二节再谈“管理”的精义
第三节“小的是美好的”
第五章校长之美
第一节校长之学
第二节校长之智
第三节校长之勇
第四节校长之爱
第六章风气之美
第一节“以人为本”与“官僚模式”
第二节学术民主
第三节从管理到风气
第四节校园风气
第七章课程之美
第一节课程的定义
第二节课程的意义
第三节通识教育与博雅教育
第四节雅育
第八章学科之美
第一节学科之美的超越性
第二节学科之美的实用价值
第三节三大科目的美之体现
第四节学科之美的“修身”意义
第九章校园环境之美
第一节校园景观
第二节图书馆
第三节校园文化的“非专业化”
第十章学习之美
第十一章“教师考古学”
第十二章教师之美
跋

第一章绪论
本章是教育美学中的“本体论”部分,自然是来研讨教育之美的属性、形态、价值、意义等问题,但本书亦倾向于认为,这些“本体论属性”与其说是客观的,毋宁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即其实并非有着放之四海皆准而且历久不变的“一定之规”,恰恰相反,因为它也是“人学”而时时处于变化之中,只不过我们观察、研究的一般是其“稳定态”。既然如此,应坦率承认,发表在这里的关于美学、美育及教育美学等的“本体论”,多属于我们的“一家之见”。再有,对美学本体论的探讨策略,我们也有一些稍显另类的看法。按我们的理解,美学的探讨始于美感,故本质的研讨应不离“现象”,这可能同柏拉图留下的“古训”有悖,却不无暗合亚里士多德的见解。再有,美,的确是不可“学”的,但理论有助更好地感知它并内化到心灵里,这也是我们采用“学”的方式将“教育之美”彰显出来的原因。
第一节教育美学的界定
一、什么是美学
欲谈教育美学,应先从美学谈起,因只有对美学有一基本了解,才能进一步探究教育美学为何物。美学研讨是教育美学研讨的基础,教育美学的问题、理论、概念、研究策略等多来自美学,因此,对美学的了解,是胜任教育美学研讨的重要条件。那么何谓“教育美学”?也可以简单地说一句:就是以美学视角看教育而得出的看法。总之,没有美学的理论基础,教育美学的研究就无从说起。
……
书摘与插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