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人权公约与和谐人权观

王朝导购·作者佚名
 
国际人权公约与和谐人权观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参考价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类: 图书,政治 军事,政治,世界政治 ,

作者: 唐健飞著

出 版 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4-1字数: 316000版次: 1页数: 446印刷时间: 2010-4-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09712986包装: 平装

国际人权公约与和谐人权观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在中国的语境下从文化与治理的角度研究人权的理论著作。面对当前国际人权公约的实施背景,作者通过阐释人权普适-冲突的基本原理,论证了人权价值与制度冲突的实质根源。在对中国人权建设进行批判反思的基础上,作者主要阐释了和谐人权观与社会主义中道治理模式。基于信守人权的文化自主,本书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本土文化情怀。立足于中国的文化与治理语境,作者对中国人权理论的中西问题、传统与现代等问题都进行了较为深刻的思考。

本书适合政府有关部门官员,法学、政治学研究者,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等学习参考。

国际人权公约与和谐人权观
作者简介

唐健飞 湖南邵阳人,2002年于湖南大学获法学硕士学位,2007年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获法学博士学位。曾为中学教师、人民法院法官,现为江西财经大学法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人权理论、法哲学。

国际人权公约与和谐人权观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国际人权公约:普适与冲突

第一节 国际人权公约:人权价值和制度的普适化

一 人权普适化:历史与裂变

二 人权普遍性:问题与理论

三 一种文化自主、和谐的人权普遍性界说

第二节 国际人权公约:人权价值与制度冲突

一 人权价值冲突

二 人权制度冲突

第三节 问题缘起与研究进路

第二章 人权价值冲突的文化根源:东方与西方

第一节 人权本真:理一与分殊

一 米尔恩的启示

二 个人与社会的自性存在

三 德性人权的本具

四 人权分殊及其样态

第二节 西方人权价值的理论界说

一 霍布斯的自然权利界说

二 洛克的自然权利界说

三 潘恩的自然权利界说

第三节 东方人权价值的理论界说

一 儒家人权界说

二 伊斯兰人权界说

三 佛家人权界说

第四节 人权价值与东西方体认方式

一 作为普遍德性权利的人权

二 东西方人权价值体认方式之异同

三 小结

第五节 人权价值与文化冲突

一 语境中的人权与文化话语

二 超越人权普遍主义和文化相对主义

三 转换、承继与重构:东方人权文化的现代命题

四 文化冲突:人权价值冲突的根源

第三章 人权制度7中突的治理根源:东方与西方

第一节 人权制度与治理范式

一 法律与社会的互释:制度生成的一般理论

二 走向人权的政治社会学

第二节 西方国家的治理之道

一 自由民主的治理

二 多层网络的治理

三 国家“空心化”的治理

四 “善治”的治理

第三节 东方国家的治理之道

一 社会主义的治理

二 威权主义的治理

三 政府主导的治理

四 集体和谐的治理

第四节 人权制度与治理冲突

一 西方治理理论:何谓与何为

二 人权与治理之道

三 治理冲突:人权制度冲突的根源

第四章 认同与调谐:国际人权公约在中国

第一节 中国人权价值的认同

一 政府人权理念:流变与革新

二 人权学术研究:突破与兴起

三 社会人权价值:认同与践行

第二节 中国人权制度的调谐

一 人权入宪

二 部门法调谐

三 司法制度调谐

四 加入国际人权公约

第三节 评估与问题

一 中国人权:成就与反思

二 文化虚无主义的迷失

三 制度中心主义的陷阱

第五章 中国语境下的人权思考

第一节 人权话语与文化复兴:论和谐人权观

一 和谐人权之文化换义

二 和谐人权之价值推定

第二节 人权治理:社会主义中道治理模式思考

一 领导性治理与多中心治理

二 道德性治理与法治

三 建构性治理与自治

结语 和谐人权观与人类大同

参考文献

一 中文部分

二 英文部分

后记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