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图解中国学生学习方法全书

王朝导购·作者佚名
 
初中语文:图解中国学生学习方法全书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参考价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类: 图书,中小学教辅,初中通用,语文,

作者: 钟山主编

出 版 社: 辽宁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3-1字数: 620000版次: 1页数: 308印刷时间: 2010-3-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38287134包装: 平装

初中语文:图解中国学生学习方法全书
内容简介

本书凝聚中国传统思维模式中最具特色的整体思维、类比思维、辩证思维、多元思维的精华,运用被誉为“打开大脑潜能的万能钥匙和21世纪风靡全球的学习方法与思维工具”的概念地图与思维导图,将知识与方法融为一体,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化繁为简,变抽象为直观,变枯燥乏味为兴趣盎然,有效地激活了左右半脑,使之协凋互动,形成全脑思维的格局,使您能够以最敏捷的方法思考问题,以最高效的方法解决问题,以最直观的方法掌握知识,事半功倍地铺就通往名校的成功之路。

初中语文:图解中国学生学习方法全书
目录

方法导引篇

第一部分各类课型特点介绍及学习方法(技巧)总结

第二部分语文学科常用学法归纳

第三部分语文学习各环节方法(技巧)总结

综合学法篇

第一部分语言积累与运用

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

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

第四部分写作

探究应用篇

一对阅读材料的欣赏评价

二 口语交际

三语言运用与探究

四综合探究

解题方法篇

一 选择题

二 填充题

三 简述题

四 仿写题

五鉴赏题

六学科渗透题

七 口语交际题

八开放探究题

九 作文题

初中语文:图解中国学生学习方法全书
书摘插图

方法导引篇

第一部分各类课型特点介绍及学习方法(技巧)总结

预习课:四法八步骤

预习是学好语文的第一步。是指自觉运用所学知识和能力,对一个新的认识对象预先进行了解、求疑和思考的主动求知过程。面对一篇新鲜、生疏的课文,产生了一种求知的愿望,在这种内动力的驱使下,主动地去研读课文。在预习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新的知识,要竭尽全力地运用所具备的知识和能力去了解、分析和吸收。勾联和融会就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一则有利于对旧知识的回顾和复习,乃至运用;二则有利于培养自觉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预习的方法

1.阅读法。阅读是预习的主要方式之一,首先应把书本上的有关内容从头到尾仔细阅读一遍,容易理解的可以“走马观花”。对于陌生的新知识,决不能仅看一遍,而要多看几遍,反复研读,可在重点和难点部位做标记,以引起自己足够的重视。

2.联想法。联想是预习不可缺少的贯穿于全过程的重要方式。由于语文知识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在预习时总会引起一些联想。联想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将知识融会贯通、初步掌握的过程。有了联想,就能使自己的想象力得以发展。想象力是人的能力之一,对学好语文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正如列宁所说:“想象是极其可贵的品质。”

3.设问法。从某种角度讲,若能对某物提出疑问,说明对该事物是有所了解的,同样,若对预习的内容能提出几个“为什么”,则说明预习是成功的,不怕不会学,就怕没问题。在预习时,除了将自己不懂的地方提出来外,还应逐步锻炼自己转换思维角度的能力。还要锻炼一题多问,故设难关,以求甚解的自学能力。可见预习时要特别避免表面无所不知,其实一无所知,头脑中一片混沌的状况。勤于思考,多多设问,无疑才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式。

4.整理法。整理是预习全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环节。通过预习,对新知识的掌握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对已学会的知识自己会感到喜悦,同时,也会留下一些尚未得到答案的疑问,这是正常的。这些问题可等待老师讲解。这就需要做好预习的后期工作,将学习中产生的问题总结出来,整理清楚,记录在册,以便在老师讲解后,总结出正确答案。

……

书摘与插图

初中语文:图解中国学生学习方法全书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