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疾病防治(沈丽佳)

分类: 图书,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学,
作者: 沈丽佳 编著
出 版 社: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4-1字数: 323000版次: 1页数: 272印刷时间: 2010-4-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60959382包装: 平装


《口腔疾病防治》一书几乎涵盖了所有的口腔保健知识及口腔医学常识。本书重点讲解:口腔的基本解剖生理知识和组织结构知识;口腔常见病(如龋病、牙髓病、牙周病、口腔黏膜病、口腔肿瘤等)的临床特点、防治原则、预防保健知识;牙齿美容、美齿修复、正畸常识及儿童口腔保健知识;口腔科就诊及配合治疗的常识,人工种植牙的适应症及术后护理等。本书具有科普知识与专业知识相结合的特点,实用价值高,既可作为高等院校的通识课教材或公共选修课教材,又可作为非口腔医学的其他医药专业的选修课教材。

沈丽佳,博士、教授,1982年12月毕业于中山医学院口腔医学系,从事口腔医学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近30年。2006年6月在第一军医大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医学博士学位。1984年至今在暨南大学医学院口腔医学系历任助教、住院医师、讲师、副教授、教授。1997年至今任口腔基础教研室主任、口腔医学硕士研究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是口腔癌及癌前病变发病机制。曾承担和参加学校、广东省卫生厅、广东省科技厅、国务院侨办、卫生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20多项科研项目。在国家级核心期刊、统计源期刊及国家级出版社出版的医学专著、医学教育专著中发表学术论文及教学研究论文80余篇。2002年“口腔黏膜病组织病理"CAI课件担任主编,由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教学研究成果丰富:1989年获暨南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2004年“在综合性大学开设口腔健康教育公共选修课程教学实践”获暨南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2006年获得暨南大学优秀多媒体教学软件一等奖;2006年荣获广东省高校多媒体教学课件二等奖;2008年荣获广东省高校教育技术151工程项目优秀项目二等奖;2009年“口腔病理学”网络课程多媒体课件荣获广东省计算机教育软件三等奖。尤其近年在教学资源库建设、质量工程建设项目和教学改革研究方面取得显著成绩:已完成7项CAI网络课件研制项目,2004年暨南大学校级精品课程“口腔组织病理学”负责人,2005年暨南大学教育技术创新工程项目“口腔病理学”网络课程项目负责人,2007年暨南大学“网上优质示范课程”项目负责人,2008年暨南大学校级精品课程“口腔组织胚胎学”负责人,2009年广东省高校省级精品课程“口腔组织病理学”负责人。 沈教授主讲“口腔组织胚胎学”、“口腔病理学”、“口腔疾病学”、“口腔疾病防治”、“口腔专业英语”、研究生课程“口腔组织病理学”,具有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连续16年课堂授课教学评估成绩优秀。获得多项教学荣誉称号和奖励:2007年荣获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称号;2002年荣获暨南大学“十佳授课教师”称号;1987年、2006年和2009年荣获暨南大学“优秀教师”称号。

绪论
一、为什么要懂得口腔卫生保健与疾病防治知识?
二、口腔疾病的现状
第一章 口腔颌面部解剖生理常识
第一节 口腔解剖生理知识
一、基本概念
二、口腔前庭
三、固有口腔
四、乳牙列和恒牙列
第二节 口腔颌面部解剖生理知识
一、颌骨
二、口腔黏膜
三、涎腺解剖组织结构和功能
四、颞下颌关节
第二章 口腔检查与口腔卫生保健
第一节 口腔疾病如何就诊
一、口腔医院(口腔科)科室设置
二、口腔科就诊注意事项
第二节 口腔检查
一、口腔科设备及常用检查器械
二、检查方法
第三节 口腔卫生保健常识
第三章 龋病和龋病预防
第一节 龋病
一、概述
二、龋病病因
三、临床表现及分类
四、怎样诊断龋齿
五、龋齿的治疗方法
六、龋齿的后果
第二节 龋病的预防
一、怎样预防龋病
二、龋病的三级预防
第四章 牙髓病防治
一、概述
二、牙髓炎的病因
三、牙髓炎的分类及临床表现
四、牙髓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五、牙髓炎的治疗及病人的配合
六、牙髓炎的预防措施
第五章 根尖周病及牙体硬组织病损防治
第一节 根尖周病
一、概述
二、根尖周炎的病因
三、根尖周炎的分类及临床表现
四、根尖周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五、根尖周炎的治疗及病人配合
六、根尖周炎的预防
第二节 牙体硬组织病损
一、牙齿敏感症
二、四环素牙
三、氟斑牙
四、楔状缺损
第六章 牙周组织疾病防治
第一节 概述
……
第七章 口腔黏膜病防治
第八章 系统疾病和艾滋病的口腔表现
第九章 口腔局部麻醉和拔牙术常识
第十章 口腔颌面部感染防治
第十一章 口腔颌面部外伤急救常识
第十二章 涎腺疾病和肿瘤的防治
第十三章 口腔颌面部发育异常与畸形矫治
第十四章 现代美齿与牙齿修复常识
第十五章 儿童口腔疾病与保健
第十六章 口腔颌面部囊肿及颌骨关节疾病防治
第十七章 口腔颌面部良性肿瘤防治
第十八章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防治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