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生活世界:民俗学的路径

王朝导购·作者佚名
 
中国人的生活世界:民俗学的路径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参考价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类: 图书,文化,中国民俗,

作者: 高丙中著

出 版 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4-1字数: 270000版次: 1页数: 252印刷时间: 2010-4-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301170977包装: 平装

中国人的生活世界:民俗学的路径
中国人的生活世界:民俗学的路径
内容简介

本书是高丙中民俗学论著的汇编,并附有户晓辉、刘晓春的延伸性论述。

高丙中在1988年完成的《民间口头创作新探》借助普列汉诺夫对社会心理与社会意识形式的区分来认识民间文学与民间口头创作的关系,提出民间文学只是民间口头创作的一个特殊部分,由此获得超出文学范围的民间文化研究的理论依据。他在1991年完成的《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是熔铸民俗学150年的思想资料而撰写的理论民俗学著作。该文首先以“民”和“俗”为焦点评述了民俗学基本理论的历史发展逻辑,继而阐明了以生活和整体为取向的学术思想,然后将民俗学定位为以生活世界为观照对象的知识生产。该文的立论为此后20年的民俗学经验研究提供了理论和方法的支持。余下的其他论文大致都涉及民俗学路径对于中国人生活世界的研究与关怀。

以文化自觉和自我反思为条件的中国社会科学要以认识中国人的生活世界为己任。民俗学界已有的探索只是一个迟来的开始……

中国人的生活世界:民俗学的路径
作者简介

高丙中,男,1962年1月出生于湖北省京山县,从1978年开始在湖北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学习语言文学、民问文学、民俗学,随后在北京大学、夏威夷大学、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研修文化人类学;从1999年开始任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人类学专业教授,兼任北京大学人类学与民俗研究中心、公民社会研究中心副主任,曾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文化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

中国人的生活世界:民俗学的路径
目录

序言

上编 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

导言 正视关于民俗学对象的理论难题

第一章 民俗之“民”:学科史上的民俗学对象(上)

第二章 民俗之“俗”:学科史上的民俗学对象(下)

第三章 注重生活和整体:萨姆纳关于民俗的理论

第四章 文化事象和生活整体:民俗研究的两种学术取向

第五章 生活世界:民俗学的领域和学科位置

第六章 民俗生活

结语 完整的研究对象和全面的学术取向

中编 民间口头创作新探

导言

第一章 方法论:从比拟研究到个性研究

第二章 概念论:FOLKLORE的分类

第三章 本体论:从民间口头创作到民间文学

结语 学科与对象互相界定

下编 走进中国人的日常生活

导言

第一章 知识分子、民间与一个寺庙博物馆的诞生——对民俗学的学术实践的新探索

第二章 日常生活的现代与后现代遭遇:中国民俗学发展的机遇与路向

第三章 中国民俗学三十年(1978—2008)的发展历程

结语

附录

民俗与生活世界

从“民俗”到“语境中的民俗”——中国民俗学研究的范式转换

后记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