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的史诗:失乐园(签名版)(经典3.0)

王朝导购·作者佚名
 
灵魂的史诗:失乐园(签名版)(经典3.0)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参考价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类: 图书,文学,文学评论与研究,诗歌词曲,外国诗歌,
  品牌: 约翰·弥尔顿 (John Milton)

基本信息·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

·页码:130 页

·出版日期:2010年04月

·ISBN:bkbkh22133

·条形码:bkbkh22133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经典3.0

·图书品牌:天津华文天下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灵魂的史诗:失乐园》

张隆溪教授解释,以往西方传统的史诗故事,比如荷马或维吉尔的史诗,总是关于战争和英雄,然而英国诗人约翰‧米尔顿的《失乐园》,它所描写的不是一个肉体的形容,不是大英雄,也不是打仗、战功,它写的完全是精神性的。故事里面最核心的一个动作,就是一个女人从树上摘了一个果子吃,这个动作虽然很微小,但却充满了象征意义,它的象征就在于善跟恶之间的区隔,在于无知跟知识间的区别。因此,张隆溪教授认为这部史诗是精神的史诗,因为它描述不是人肉体的力量,而是描写人的精神,永恒的追求。此外,不同于传统史诗,米尔顿选择的主题是人──亚当和夏娃──而不是一个王。他写的是很多人生活当中最根本的精神矛盾的追求,而不是王的辉煌业绩,这是非常重要的。而也就是这一个特点,使得《失乐园》这部经典对于今日的读者仍然充满了吸引力,而其中所探讨的知识、自由意志及善恶的问题,无论在任何时代,都值得人们深思。

“弥尔顿的史诗确实很难与荷马史诗那一类古典作品相比,因为荷马史诗描写的是阿喀琉斯的愤怒和特洛伊城之陷落,或是奥德修斯惊天动地的冒险经历,而在《失乐园》的中心,唯一的行动不过是一个弱女子咬了一口苹果而已。“——张隆溪

关于经典3.0N种解释:

●3层精彩内容——导读 + 漫画 + 原典

●3类阅读元素——文字 + 图像 + 图解表

●3重阅读收获——演讲 + 互动 + 资料库

●3种阅读方向——书 + 网络 + 旅行

作者简介张隆溪, 现任香港城市大学比较文学与翻译讲座教授。北京大学硕士,美国哈佛大学博士,曾任教北大、哈佛、加州大学河滨分校,2009年二月,被遴选为瑞典皇家人文、历史及考古学院外籍院士。主要从事东西文学和文化的比较研究,曾发表许多中英文论著,其主要著作有《二十世纪西方文论述评》《道与逻各斯》《走出文化的封闭圈》《中西文化研究十论》《五色韵母》《比较文学研究入门》等。

[绘者简介]

吴孟芸台北人,1991年国立台北艺术大学美术系多媒体组毕业。同年前往意大利。先后于Accademia di bella arte di brera(国立米兰艺术学院) 主修古典油画。后赴威尼斯国际平面艺术学院研修金属版画、石版画与手工书籍装订。1995年回国后替各报章杂志媒体书籍绘制插图,创作技法多元丰富,内容多为纯文学类作品。多见于《自由时报》、《中国时报》及其它主要平面媒体出版品。努力贯彻并持续坚持自由无拘的生活方式。

编辑推荐经典3.0

25种经典/25位名家导读

梦幻阵容 前所未见

● 我们是在传播一种新观念:web3.0阅读

● 我们是在倡导一种新的阅读方式:书+网络+旅行

● 我们是在倡行一种新的阅读体验:“我阅读,我存在”

● 我们是在致力于一项事业:

→ “为了人与书(经典)的相遇”;

→ “阅读经典,打开梦想和未来”;

→ “探寻两岸三地华文文化普适价值”(实现文化三通)。

3.0提供经典:

——我们永远不知道,如果错过这些经典,自己错过的是什么。

3.0也提供体验:

——网络将结合文字以外的声音、影像、气味、触感,甚至意念,提供一种全新的阅读体验。

目录

他们这么说这本书

书中的一些人物

这本书的历史背景

这位作者的事情

这本书要你去旅行地方

导读

故事绘图

原典选读

这本书的谱系

延伸的书、音乐、影像

……[看更多目录]

文摘插图:

灵魂的史诗:失乐园(签名版)(经典3.0)

灵魂的史诗:失乐园(签名版)(经典3.0)

灵魂的史诗:失乐园(签名版)(经典3.0)

灵魂的史诗:失乐园(签名版)(经典3.0)

灵魂的史诗:失乐园(签名版)(经典3.0)

灵魂的史诗:失乐园(签名版)(经典3.0)

灵魂的史诗:失乐园(签名版)(经典3.0)

灵魂的史诗:失乐园(签名版)(经典3.0)

灵魂的史诗:失乐园(签名版)(经典3.0)

灵魂的史诗:失乐园(签名版)(经典3.0)

哲学与宗教的困惑成为主题

《失乐园》内容丰富,当中确实包含了弥尔顿激进的共和思想。然而英国革命对于全面理解弥尔顿及其著作固然重要,但就阅读《失乐园》而言,我认为那并不是一个包罗无遗的背景,甚至不是最重要的背景。善与恶的矛盾、知识与自由的困惑、乐园的幻想与对乐园的不断追求,这类意义深刻的哲学和宗教问题才是这部史诗作品的核心,也正是这些问题使这部史诗能超越某一时代之历史和政治,具有永恒的哲理之魅力。弥尔顿自己宣称说,他之所以写作《失乐园》,目的在于要“申明永恒的天命,对人类证明上帝之公正”(I.25)。颇值得注意的倒不在弥尔顿有如此雄心壮志,要达到这样的目的,而是上帝的公正竟然需要对人类做出证明。换言之,上帝是否公正,人失去乐园而有恶在世间存在,这永恒之天命究竟是否合理,都是人们产生的疑问。正是对这些宗教和伦理问题的深刻思考取代了轰轰烈烈的行动,构成弥尔顿史诗的主要内容,引导读者去深入探讨。采用《圣经》中亚当和夏娃的故事,也非常契合弥尔顿的目的,因为这个故事以生动而有高度象征意义的形式,提出了有关责任、知识和人的自由等人生的根本问题。

恶的存在就是一个根本问题。受人崇拜的上帝如果宠爱人,如果他又有无边的神力,为什么人世间还有这么多苦难,为什么恶人往往可以逞凶,好人却无端遭受痛苦,受尽欺凌呢?这大概就是人会产生疑问,而上帝的公正需要证明的原因吧?上帝造人之初,亚当和夏娃生活在伊甸园中,天真无邪,但同时也懵然不知善恶,无法识别真伪,所以魔鬼撒旦潜入乐园,化为一条蛇,他们当然不能辨识而终致受其蛊惑。上帝预知

……[看更多书摘]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