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网络
分享
 
 
 

近代史:中国通史/傅乐成主编

王朝导购·作者佚名
 
近代史:中国通史/傅乐成主编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参考价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类: 图书,历史,中国史,近代史(1840-1919),

作者: 段昌国著

出 版 社: 九州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1-1字数: 121000版次: 1页数: 225印刷时间: 2010-1-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10800634包装: 平装最佳拍档

近代史:中国通史/傅乐成主编

近代史:中国通史/傅乐成主编

(傅乐成主编)...

近代史:中国通史/傅乐成主编

与此1件拍档商品一同购买

总定价:¥73.60

总当当价:¥44.00

近代史:中国通史/傅乐成主编

请至少保留一件商品。

编辑推荐

“最新修订版”

台湾继钱穆之后最有成就的历史学家傅乐成领衔主持

台湾、香港地区以及东南亚一带最为畅销的中国通史普及类著作首次引进大陆

傅乐成先生主编的这部通史,是由他牵头,组织六位台湾史学界第一线的青壮年俊彦编写的。每个人都是学有专攻的史学家,按自己的研究领域,撰写自己精熟那部分,最后由傅乐成先生统稿。每本都是名副其实的著作,不像我们这边仅仅是编写。应该说,这套通史的作者,各个文笔俱佳,学、才、识三者足备。书成之后,在话语圈里,影响巨大,长期以来,既是爱好者的案头书,也是大学的常用教材,一些研究者,也能从中得到教益。有人说,这套书是典型的台湾国语,保留了文言文的古意,因此,读来如饮醇酿。其实,在我看来,这套书最大的特点,是有见地,不人云亦云。叙述简单、干净,能把很复杂的事情,三言两语道个明白。不是在史料里浸润多年,看过不知成亿字的资料,断不能为此。

——张鸣

内容简介

《中国通史》为台湾著名历史学家傅乐成教授领衔主持,邀集门下五位史学俊彦共同撰写而成,是台湾乃至中国史学界不可多得的通史类著作。

全书所述史实上起旧石器时代,下讫清帝退位,按朝代顺序分为七卷,由五位青年学者分别著述其学之所专的部分:《先秦史》,由萧璠著,记述了中华文明诞生到春秋战国这一阶段的历史;《秦汉史》和《魏晋南北朝史》,均由邹纪万著,分叙了秦始皇统一六国到东汉末年农民起义以及魏蜀吴三分天下到南北朝对峙局面的结束这两个时段的历史;《隋唐五代史》,由傅乐成教授亲自撰著,为隋重启统一盛运到后周灭亡,此三百余年间的历史;《宋辽金元史》,由王明荪著,所叙为从北宋统一全国到元帝国的衰亡,其间几朝的历史;《明清史》,由姜公韬著,叙述了明建国到满清康乾盛世国势转衰这段历史;《近代史》,由段昌国著,记叙了鸦片战争前后到辛丑条约签订这一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全书每卷十余万言,共九十余万言。书中运用了一些文言文词句,表达简洁通畅,读之如饮醇酿。且每位著者对书中所述历史事件及人物均有自己独到精辟之见解,贵在不人云亦云。此外,这套简体版的《中国通史》还配了多幅珍贵的史料插图和战争地图,以便于读者更直观地了解历史的全貌。

本书刊行于1978年,成书之后即在话语圈里产生了巨大影响。时至今日,仍是不少史学爱好者的案头必备之书,一些高校亦将其作为常用教材,甚至有学者亦能从中获益。

两汉之后,中国又陷入分裂,进入了一段政权频繁更迭的时期。“魏晋南北朝”,只五字,却包括了这一阶段或前后相继、或并存对峙的几十个国家或朝代。董卓乱后,东汉政权名存实亡,地方割据势力继起,随后形成魏蜀吴三分天下之势。在经历了西晋的短暂统一之后,中国再次走向分裂——进入东晋十六国及南北朝,直至隋再度统一全国。《魏晋南北朝史》为大家展现的便是这一时期的政治变迁、社会形态、民族融合、学术信仰等方面的概貌。

作者简介

傅乐成(1922~1984),傅斯年之侄,字力更,号秀实,山东聊城人。著名史学家。1940年考入昆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历史系。后赴台湾,执教于国立台湾大学。1956年赴美国哈佛大学深造,获得博士学位。在任教的十几年中,傅教授除在台大授课外,还在同仁、辅仁、淡江等高等院校讲课,并兼任中兴大学文学院院长,主持台湾大学历史研究所的博士班和秦汉史研究室的工作,治学严谨、平易近人,对秦汉、隋唐史的研究颇有建树。他一生著述甚丰,皆为史学论著,影响较大的有《秦汉史论文集》《隋唐五代史》等。他的史学论著有的被译成英、日、韩等国文字,是台湾、香港、日本、韩国及东南亚高等学府学习中国史的必读之书。傅乐成终身未娶。关于傅先生的感情问题,有这样一个“典故”。抗战胜利后的第二年春天,殷海光在南京《中央日报》社任主笔,与在“中央图书馆”任职的傅乐成交往甚笃,且谈锋如昔。当时“异常放荡怠惰”(傅自语)的傅乐成结识了一位美丽的小姐,对她极为爱慕,却难撷其芳心。有一天,殷海光在傅乐成的宿舍里聊天,正好那位小姐也在场。当时殷海光兴致勃发,大谈时局,口若悬河,那位小姐在一旁听得出神。殷海光走后,傅先生爱慕的小姐对他说:“假如你有殷先生那样好的学问,我一定嫁给你。”傅乐成受不了这番“刺激”,决心翻译一部英文的西洋史以示自己的进取之心。后来那位美丽的小姐还是没有嫁给他,但若干年后,从耶鲁学成归来的傅乐成写出扛鼎之作《中国通史》,被誉为“不可忽视史学家”。

目录

第一章近代中国的顿挫

第一节绪言

第二节西方世界的勃兴

第三节清朝政治的腐败

第二章鸦片战争

第一节嗜利的英国

第二节烟毒的泛滥

第三节林则徐严厉禁烟

第四节清政府卑屈求和

第五节可耻的《南京条约》

第三章东南半壁的大动乱

第一节不夷不夏之教——拜上帝教

第二节不伦不类之国——太平天国

第三节洪秀全的败亡

第四节大动乱的余波

第四章清室的力挽危局

第一节曾国藩的治学

第二节编练湘军

第三节血战十一年

第四节不信书,信运气

第五章英法联军之役

第一节英法联军的北上

第二节俄帝国的东进

第三节清政府的两和两降

第四节觉醒的开始——创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第六章新旧杂治下的洋务运动

第一节处身于新旧交替中的领导阶层

第二节求强的第一期新政

第三节求富的第二期新政

第四节新政的破产

第五节外交与军事的屡败

第七章扶桑烈日初凌中国——甲午战争

第一节日本的效法西洋

第二节朝鲜的交涉

第三节每战必败的新海陆军

第四节李鸿章在马关

第五节台湾的抵抗

第六节三国干涉还辽与分赃冲突

第八章托命维新的保国运动——戊戌变法

第一节清王朝危机四伏

第二节酝酿变法

第三节变政为国

第四节政变为清

第五节维新党的转向革命——自立军起义

第九章托命拳脚的救清运动——义和团

第一节北中国的乱象

第二节民间的反抗洋人

第三节两种反动——朝廷的灭洋扶清与疆臣的东南自保

第四节大清帝国日暮途穷

第五节革命浪潮澎湃海内外

媒体评论

(张鸣序荐)英国哲人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对中国人而言,读史能否使人明智倒在其次,主要是可以使人愉快。古代的中国人,文学和历史是分不大清的,因此大量被中文系视为文学作品的东西,当初作者和读者都是当历史来看的。四大名著中最受欢迎的《三国演义》,其实就是在讲史。而最像小说的《红楼梦》,其实当初倒不那么受老百姓待见。经过一百多年的折腾,中国人毕竟已经迈进了现代社会。老黄历不用再提,至少受过教育的读书人,知道了什么是历史,什么是小说。小说、电视剧里胡编和半胡编的历史故事,看了过瘾之余,有时候也想看点“历史的真实”。更有野心的历史爱好者,一般都想通过读史,最好是系统地读史,了解历史的全貌。这时候就用得着通史了。很多爱好者,只要读史,首选往往就是通史。真正专门化的历史研究,其实跟其他学科一样,没有点专业训练,还真不一定读得懂。其实,就算一般文科类的学科,如果学校不那么功利,似乎也应该给学生们开一两门通史课,当然,首先是开中国通史课。前些年,博士生面试的时候,经常能碰上号称把中国历史都读通了的考生,一问才知道,他们所谓的“读通”,无非是看了一套中国通史而已。不过,中国人尽管喜欢通史,但以往的积习却很难全然改掉。写通史尽管不一定要写成通俗历史故事,但还是要通俗易懂才好,否则,读者面就受限制。中国史学界有一种说法,说是20世纪出产的中国通史,有两部半著作值得称道:一是钱穆先生的《国史大纲》,一是吕思勉先生的《中国通史》,半部是张荫麟先生的《中国史纲》(未完成)。其实,如果按我的看法,还有三部通史也相当不错,一是夏曾佑先生的,一是缪凤林先生的,还有就是范文澜先生的。其中夏曾佑先生的著作,原是为中学做教科书的,写得相当有见地,而且是中国人做西洋式通史的第一部。缪凤林先生的通史比较扼要,但很有特点。范文澜先生的大作,是最长的,也是按唯物史观写通史诸大作中,最足观的一套。但是,作为一般爱好者而言,上述的所有通史,都有一个毛病,就是不够通俗晓畅,对于史学爱好者来说,都有点难度。1949年之后,中国史学界分为大陆和台湾两大块。由于台湾学界相对比较平静,没有那么多折腾事儿,因此,成就斐然。为一般爱好者书写的通史,也大有可观。开放之后,我通过各种渠道,见过一些台湾史学家编写的中国通史,大体叙事都比较清楚,文字干净。特别优秀的,不仅通俗易懂,而且文辞优美。每个章节,都有历史随笔的味道。比较起来,大陆史学界尽管开放之后,研究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但通史写作,却在开倒车。某些长篇巨制,块头虽大,但不仅内容杂芜,优劣不一,而且文字干瘪,味同嚼蜡。面向市场的所谓图文本通史,主编者名头虽响,但具体编写则是一群毫无研究的学生,等于是书商为了挣钱临时找人凑出来的,不仅毫无见地,而且有大量的常识错误。至于各个大学开这门课的学者,为了评职称各自为战、画地为牢编出来的通史教材,则更是不忍卒读。傅乐成先生主编的这套七卷本的《中国通史》,是我所看到台湾同类著作中,比较出色的一部。傅乐成先生,是傅斯年先生的侄子。傅斯年先生虽然长期主持“中研院”史语所,自认是“二流人才”,但其实早在北大读书期间,就是一位连老师都不敢小窥的牛学生。胡适先生回国在北大讲中国哲学史,如果不是得到作为学生领袖的傅斯年先生的支持,是根本站不住脚的。傅斯年先生的史学著述虽然不多,但大气磅礴,独树一帜。傅乐成先生从小得家学真传,名儒熏陶,不仅通经史,而且于文学和绘画,也有相当造诣。西南联大毕业之后,他立志史学,在秦汉史和隋唐史方面建树颇多。去台后,更是一步一个脚印在史学界耕耘,在台大历史系做教授多年,是位政学两界任何人都无法忽视的人物。傅乐成先生主编的这部通史,是由他牵头、组织五位台湾史学界第一线的青壮年俊彦编写的。每个人都是学有专攻的史学家,按自己的研究领域,撰写自己精熟的那部分,最后由傅乐成先生统稿。每本都是名副其实的著作,不像我们这边仅仅是编写。应该说,这套通史的作者,个个文笔俱佳,学、才、识三者足备。书成之后,在话语圈里,影响巨大,长期以来,既是爱好者的案头书,也是大学的常用教材,甚至一些研究者,也能从中得到教益。有人说,这套书保留了文言文的古意,因此,读来如饮醇酿。其实,在我看来,这套书最大特点,是有见地,不人云亦云;简单、干净,能把很复杂的事情,三言两语道个明白。不在史料里浸润多年,看过不知成亿字的资料,断不能为此。傅乐成的通史来了,说实在的,对于大陆史学爱好者而言,这比台湾著名的娱乐节目“康熙来了”,更像是福音。

书摘插图

太平军崛兴后,暮气沉沉的绿营立刻宣告全面崩溃。清政府无军可派,地方官绅只有自办团练,捍卫家园。太平军席卷两湖地区时,清政府想起乾嘉时的川楚教乱也是仰赖团练奏功,因此故技重施,飞檄东南各省,奖励团练,保护乡里。但是奉旨兴办团练的十省,却都是太平军纵横自如的地区,可见团练并不能阻遏太平军,原因很简单:团练本是地方性的暂时自卫队,清政府并无意要它出县城作战,自然不拨经费,完全由百姓捐资倡助。但是咸丰年间,乡里编户,民穷财尽,根本无钱可捐,能够出钱的都是富户,他们视钱如命,一闻警报,便仓皇逃命,但求苟活,并不图自卫,甚至害怕办了团练,反而引来太平军。要不就借办团练鱼肉乡民,敛财自肥,毫无保乡卫家的意图,更说不到出剿太平军了。那些团练壮丁,多是兼差性质,有事才急就章组成,力量薄弱。各团练虽然星罗棋布,但不准出城,互不相关。以前所对付的敌人,如湘黔的苗乱、川楚的教乱,都是小股流窜,呼啸而过,地方团练坚壁清野,尚可自保。但是太平天国定都城、建制度,与清廷对抗,俨然匹敌之国;其大军号令严明,进退有据,简直如同训练有素的职业兵团,那些散据一角、仓促养练的团勇如何能敌?

团练不可靠,目光如炬的曾国藩早已看破。他奔丧回家时,正值太平军围攻长沙,四境土匪乘乱而起,清政府似乎已到了日薄崦嵫的地步。咸丰帝叫他帮办团练,都藉口重孝在身,疏辞不就。这时太平军占领了武昌,长沙人心惶惶,纷纷寄望他出山领导,他的畏友郭嵩焘知他心怀大志,老远赶去骂他为何拘守古礼,不乘时而出。曾国藩拗不过好友春秋之责,加上桑梓之望与平素之志,终于投袂而起,墨缞从戎。

曾国藩办团练,首先区别团与练。他说的团就是保甲(清查户口),练就是训练乡兵。后者非多敛钱不可,因此重团不重练。先求肃清反逆,然后以地区分设乡团,以家族分设族团;在险要之地,设卡慎守,选择“壮健而朴实”的农丁,成立湘勇;罢除过去欺压良民的地保,而以“冠带礼乐之士”率领湘勇。太平军以讲道理来巩固军心,曾国藩也以儒生说法来训练兵勇,果然军威大盛,宵小敛迹。但是那班绿营兵嫉恨湘勇抢了他们地盘,分了他们肥水,时常寻衅,曾国藩不但摆平不了,险些还死于兵勇私斗之中,只好带领湘勇远走衡州。这次出走,使得湘勇从一支保境安民的地方团练,一变而为叱咤风云的百万雄师。

由湘勇脱胎而成的湘军,是一支与众不同的军队:一、充满了地方色彩。无论将帅兵卒,甚至参谋文案,几乎都出自湖南一省,而饷械、兵丁、补给,也仰赖湖南一地,如有空缺,不管湘军远征何处,也要老远赶回湖南召募,从不在外省就地募补。难怪当时人要说:除湖南外,无处选将,无处募勇,甚至国家不可一日无湖南了。二、湘军是书生与农民的大结合,书生出将,农民为兵。曾国藩自称选择兵士的标准要年轻力壮,朴实而有农夫土气,那些油头滑面,有市井气、衙门气者,概不收用。至于将领,如左宗棠、李鸿章、沈葆桢、彭玉麟等,无一不深通文墨。湘军的兵卒都由将领自己召募,这样“统领如根,由根而生枝、生叶,皆一气以贯通”,因此将与卒合,“全军二万人几如家人骨肉之联为一体”,临阵自然患难相顾。三、湘军与朝廷并无直接关联,而是效忠曾国藩的私有军队。湘军营制,概由曾国藩规划,粮饷也是自筹。早期筹饷靠捐输,富户大家都被逼得认贼不认官,只好设卡抽取厘金——事实上就是抽生意人的买路钱。羊毛出在羊身上,这买路钱最终还是转嫁到老百姓头上。为了争夺地盘好多抽厘金,湘军与绿营争得面红耳赤,甚至大打出手。湘军兵士看到曾大帅苦心筹措兵粮,甚而不惜乞求、抢夺,困苦时也与他们同吃草根稀饭,当然会产生上下相亲之心。军中赏罚大权也操在国藩手里,士兵眼中只有大帅,并无朝廷。曾氏幕下会集了天文、算学、机器、法律等专门人才百多人,大营中军官不下二百人,还有怀才士子、候补官员,几乎全国精英都团团围绕在曾氏四周,难怪王闿运会说:“湘军之制,其将死,其军散;其将存,其军完。”军机大臣祁隽藻说曾国藩,“匹夫居闾里,一呼,蹶起从之者万余人”,那是多大的威风。四、湘军是一支有信仰、有思想的军队。曾国藩自己说,每到操演时,把军队集合在大校场,反复开说,虽不敢自称“说法点顽石之头”,也希望“苦口滴杜鹃之血”,可以想见其用心的良苦。他所训的家规,如禁嫖赌、戒游惰、敬尊长,都是一般父兄教子弟的普通道理,他的苦口婆心逐渐感化了生徒子弟,因此湘军成为一支受到儒家本位文化熏陶的军队,与那支时常讲道理、有其宗教信仰的太平军,自然是棋逢敌手、难分高下了。

然而,湘军终能得到最后胜利,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曾国藩知道训练水师。一方面,太平军据守长江沿岸土地,非水师不能决胜负;二方面,太平军占领江浙富庶区,粮饷不缺,转战自如。从陆路攻击,战区辽阔,劳师糜饷,缺粮缺饷的湘军不能久战;湘军若从水路攻击,则占上游险要,可以顺江而下,直捣天京;三方面,太平军战士来自广西山中,不善水战。湘军水路出击较能操胜算。因此曾国藩极力筹办长江水师,大造战舰,改装旧船,要求皇帝向广东购买大炮千尊,装备水师,召募壮丁苦练操舟与发炮,不练好,不出战。这样苦心经营半年,终有小成,双方间的战云也日益密布。

1882 年,法军进占河内,刘永福英勇抵抗,法军困守河内动弹不得,找上李鸿章,向中国提出三条件谈和。这次协议,双方都不满意,张之洞、张佩纶为首的清流党一致主战,法国认为没有达成吞并越南的计划,撤换宝海,代以脱利古,增援五百余万法郎,准备强占越南。1883 年后,越南情势急转直下。

曾纪泽不满李鸿章的软弱外交,写信给左宗棠说,越南之争每况愈下,都是误于李的退让。李鸿章担心曾纪泽遮盖了他外交主持人的光芒,密谋调派亲信去接任曾的职位。在政治场上,湘、淮军又生裂痕。宫廷之内也一样暗流汹涌,奕譞欲夺奕大权,肆力攻击奕对法的柔顺态度,兄弟阋墙之争愈见表面化。

法国趁两派人士明争暗斗之际,调派战舰大军,由海军提督孤拔率领,进攻越南。清廷也不示弱,布置联合军严阵以待,并暗中资助刘永福军火,固守北圻。李鸿章奏称海军未练成不能参战,仍要谈和,孤拔大军箭在弦上,非打不可,李鸿章密谋让刘永福独抗法军,预留清廷谈和余地。刘永福只知英勇杀敌,斩法兵二百余人,孤拔大怒,炮轰顺化,越南兵败求和,订立《顺化条约》,确定越南归法保护,脱离与中国藩属关系,李鸿章狡计得逞,与脱利古徐议分界划守,私定北圻与保胜为“欧脱”之地(中立区),中法分护越南,准备就此收场。同时撤换曾纪泽,解散黑旗军,他的求降之心毫不掩饰地现出来了。

法国当时政潮汹涌,而且借债增兵,也无力支持,因此与李鸿章情投意合,签订《李福协定》(法舰长福禄诺):中国答应退兵,不再过问法越条约,边界听凭法货运销,不索赔款。这个协定违背了新掌大权的奕譞的意思。李鸿章迟不上报,仅通知粤桂督抚“相机酌办”。李鸿章想只手尽掩国人耳目,解决出卖越南的问题,法国也想借机掩盖世人耳目,解决独吞越南的问题。奕譞得讯大怒,责问李鸿章,朝廷更怒,调军固守,中法越南问题还是要用武力解决了。

1884 年,法军进抵谅山,依约要清军撤退,清军奉令不准后退示弱,双方枪炮互击,法兵溃逃,死伤千余,退守牙山。法使责问李鸿章:何以《李福协定》法文本与汉文本不同?李鸿章承认不识洋文,难免疏忽。法国要求赔偿二万万五千万法郎,主战的曾国荃只允给五十万,法使视为笑柄,总署也无意一谈,中法再战。

1884 年8 月,孤拔率兵舰十三艘,藉口加煤,强登基隆,台湾巡抚刘铭传严拒,封闭煤厂。法舰立即开炮猛轰,占领基隆,刘铭传从侧面迎击,大败法兵,法舰调转方向,转攻福建。福建水师由清流派的张佩纶率领,有船十一艘,张佩纶将船连环守卫,孤拔率舰开入马尾,张佩纶听从李鸿章的警告:和约旦夕成,切忌妄动,让法船停靠码头。9 月,法船汇集,孤拔下达战书,船政大臣何如璋坚守秘密,告部将说:昨得李相电,尚言和议大有进步,所云必系谣传。各国领事、商人得讯,纷纷下船离去,他还不信。等到法船升火开炮,何张两人才不得不相信,急请学堂法国教官代请缓战,孤拔不受,福建水师仓皇应战,相继被击沉,水师全毁,官兵阵亡七百六十人,张佩纶狼狈逃往乡下,何如璋藉口押运银两避走厦门。自左宗棠、沈葆桢以来,苦心经营十年的福建水师,就这样宣告瓦解了。

法船得胜于福建,回头再攻台湾。刘铭传乞求北洋海军支援,李鸿章以北洋舰小,要南洋海军去;曾国荃电告南洋兵舰脆弱,要北洋派舰。南北洋都想各自保存实力,不愿出战,刘铭传只好哀请老上司李鸿章顾念旧情,李鸿章转报总署,清廷责斥曾国荃,革职留任,要左宗棠迅速赴援。曾左是湘系,李刘是淮系;在中法战争中,充分流露出派系门户之见。左宗棠迟迟不发师,法舰会集基隆,轮轰猛攻,基隆失守。李鸿章急调留在直隶的铭盛两军(淮系)赴援,雇英船从台东卑南登陆。法军占领澎湖,从基隆分兵攻台北,危局不堪设想。李鸿章急商南洋海军,会同解围,左宗棠不敢违朝命,答应派舰。北洋舰两艘至上海,又因朝鲜紧急,折返旅顺;南洋舰五艘行至浙江,遇法舰,不战而逃。清廷的危局愈来愈不可收拾,于是密托海关驻英委员金登干(James D.Campbell)秘密和议,中国承认法占越南,法国撤兵,解台湾之围,但清廷仍左右不定。

1885 年初,法军进占谅山,唐景崧、刘永福困守保胜,法军节节推进至镇南关。奉命督办军务的张之洞,请出老将冯子材力图从钦廉反攻。3 月,冯子材率两子合攻镇南关,奋勇杀敌,法军退守谅山,冯军、王军(王德榜)与越军分三路进攻,大败法军,法将尼格里受重伤。冯军正欲乘胜追击,李鸿章应法国要求,急签和约。中法战争即在中国战胜时宣告结束。

1885 年6 月,中法签订《天津条约》,正式放弃对越南的宗主权,承认法国保护越南。李鸿章一意避战,委屈求和,法国喜出望外,终遂所愿。清廷这种忍辱求和的情形,看在西方帝国眼里,正中下怀。1884 年时,英国已乘机逼迫缅甸签订卖身契。1885 年中法约成后,英国不甘落后,威诱中国承认英国占领缅甸的事实,宗主权虽未丧失,等于名存实亡。

中法之战,宣判了第一期新政的失败命运,第二期新政继续办理。在这期间,西南藩属小国相继被英法侵占,大清帝国除了朝鲜外,藩属尽失。甲午之战爆发,新政全面崩溃,朝鲜丧失,大清帝国只等着咽气了。

书摘与插图

近代史:中国通史/傅乐成主编

近代史:中国通史/傅乐成主编

近代史:中国通史/傅乐成主编

近代史:中国通史/傅乐成主编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023年上半年GDP全球前十五强
 百态   2023-10-24
美众议院议长启动对拜登的弹劾调查
 百态   2023-09-13
上海、济南、武汉等多地出现不明坠落物
 探索   2023-09-06
印度或要将国名改为“巴拉特”
 百态   2023-09-06
男子为女友送行,买票不登机被捕
 百态   2023-08-20
手机地震预警功能怎么开?
 干货   2023-08-06
女子4年卖2套房花700多万做美容:不但没变美脸,面部还出现变形
 百态   2023-08-04
住户一楼被水淹 还冲来8头猪
 百态   2023-07-31
女子体内爬出大量瓜子状活虫
 百态   2023-07-25
地球连续35年收到神秘规律性信号,网友:不要回答!
 探索   2023-07-21
全球镓价格本周大涨27%
 探索   2023-07-09
钱都流向了那些不缺钱的人,苦都留给了能吃苦的人
 探索   2023-07-02
倩女手游刀客魅者强控制(强混乱强眩晕强睡眠)和对应控制抗性的关系
 百态   2020-08-20
美国5月9日最新疫情:美国确诊人数突破131万
 百态   2020-05-09
荷兰政府宣布将集体辞职
 干货   2020-04-30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逍遥观:鹏程万里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神机营:射石饮羽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昆仑山:拔刀相助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天工阁:鬼斧神工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丝路古道:单枪匹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与虎谋皮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李代桃僵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指鹿为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小鸟依人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千金买邻
 干货   2019-11-12
 
>>返回首页<<
推荐阅读
 
 
频道精选
 
更多商品
海蒂诗弹簧铰链2只 26毫米 全金属 全盖49636
海蒂诗气动弹簧80N 银色框门49620
2010版简明药物手册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研究
.NET设计规范——约定、惯用法与模式(第2版·英文版)(附光盘)
海蒂诗气动弹簧80N 银色普通门49610
数学:六年级(下)(人教版)——点亮智慧A+作业本
海蒂诗插尾铰链 半盖(经济型)49600
数学:六年级(下)(国标江苏版)——点亮智慧A+作业本
海蒂诗双钩不锈钢四钩板49599
 
静静地坐在废墟上,四周的荒凉一望无际,忽然觉得,凄凉也很美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